教學行為是指教師在從事教育專業活動時表現出來的行為方式。 教師的行為與教學緊密相連, 教師應從自身行為對幼兒發展影響的角度, 關注自身行為, 促進幼兒的發展。 筆者從活動內容的選擇、活動目標的解讀、師幼互動的有效性三個方面, 試論優化教師教學行為的有效策略。
一、精選內容, 警惕照搬很多老師開展教學活動時喜歡照搬教材或他人的成功教案, 卻忽略了幼兒的實際能力與實際需要, 導致一些低效甚至無效的活動不時地出現在幼稚園教學中, 嚴重地影響了幼兒的發展。
Advertisiment
1.選擇適合幼兒的內容
教學內容的選擇應考慮多種因素, 如幼稚園的文化、教師的素養、幼兒成長的環境等因素。 如《小豬的婚禮》這一活動在城市幼稚園開展得十分順利, 教師從婚禮的設計入手, 讓幼兒設計自己心目中的婚禮, 幼兒們興趣高漲, 活動效果很好。 但這個活動內容放在鄉鎮幼稚園來開展就不太合適, 因為幼兒生活的環境不同, 生活經驗也不同。 鄉鎮的幼兒很難看到在教堂或熱氣球上舉行婚禮的情景, 大多數鄉鎮幼兒對婚禮的認識都是有很多好吃的菜、有喜糖、有漂亮的新娘, 沒有經驗就沒有交流的基礎和積極性。
Advertisiment
2.對幼兒發展有價值的內容
教師需要理性分析教材的價值點, 不能因為內容簡單、好掌控就選擇其作為活動內容。 如中班一位老師, 因為觀看了其他老師上的《想飛的小象》閱讀活動, 覺得故事有趣, 活動流程簡單, 就準備照搬過來在班級中開展。 但是教師並沒有分析故事的價值點, 只是靠自己的理解來解讀故事, 導致照搬過來的活動目標設置不合理, 對幼兒發展沒有幫助。 教師在選擇活動內容時, 首先要想的是這個活動對幼兒的發展有什麼價值。 懂得選擇好的教學活動內容是教師教學行為的基本要素。
Advertisiment
解讀活動目標是在科學制定目標基礎上的理解和內化, 是改善教師教學行為、提高教學品質的保證, 教師只有樹立清晰的目標意識, 養成解讀目標的習慣, 並能在此基礎上考慮幼兒的學習方式特點, 才能實現有意義的教和學。 下面以大班語言活動《小鼴鼠過生日》為例, 分析教師解讀活動目標的策略。
1.案例描述
大班語言活動《小鼴鼠過生日》的活動目標:瞭解故事內容, 能用較連貫的語言表達故事的主要情節;體驗同伴之間相互幫助的情感。 下面是部分活動過程。
教師再次講述故事, 播放課件, 幼兒在教師的提問啟發下, 用較連貫的語言表達故事情節。
師:小鼴鼠開著汽車,
Advertisiment
幼1:紅綠燈標誌。
幼2:慢的標誌。
幼3:注意安全。
師:小鼴鼠不看交通標誌, 給朋友們帶來了哪些麻煩?
幼1:把水弄到別人身上。
幼2:撞人了。
師:最後發生了什麼事情, 朋友們是怎樣幫助小鼴鼠的?
幼1:小鼴鼠掉到了河裡。
幼2:烏龜他們用繩子拉的。
師:小鼴鼠對朋友們說了什麼?
幼1:說謝謝你們。
幼2:請你們吃蛋糕。
師小結:小鼴鼠沒有遵守交通規則, 發生了這麼多事情, 給朋友們帶來了麻煩, 但是朋友們都原諒了小鼴鼠, 還拼命救小鼴鼠。
活動結束後, 教師們針對活動中的問題進行了研討:
師1:幼兒語言表達得不完整。
師2:幼兒回答都是幾個字, 感覺幼兒的語言表達水準比較低。
師3:老師的問題太細了, 幼兒只要填空就行了。
Advertisiment
師4:老師未對幼兒連貫的表述提出要求。
師5:未能達到目標中說的“連貫地表述”的要求。
2.案例分析
結合活動的目標和實際情況來看, 我們不難發現, 教師沒有對幼兒語言表述提出要求, 一問一答的封閉課堂形式導致了幼兒較長時間地處於被動填空式的狀態中, 幼兒只需對故事內容進行簡單回憶, 不用對故事情節進行分析, 更不用思考如何組織自己的語言。 同時, 教師設計的關鍵問題並沒有起到關鍵作用, 教師的評價及追問沒有目標、方向, 不能引導幼兒思考, 所以不能達成預設的活動目標。
分析案例中出現的問題, 表像的原因是教師的問題設計過於封閉, 沒能根據目標設計合理的關鍵性問題, 從而未能引發幼兒深入思考;而且教師的問題過於瑣碎, 無形中降低了對幼兒語言表達的要求。本質的問題則是教師對活動目標的認識僅停留在紙面,不清楚目標真正指向的內容。在環節設計時,沒有考慮落實目標,導致想和做的方向不一致。
3.反思
根據這一案例,我們反思以往的教學活動,發現教師往往會陷入這樣的誤區:過分關注活動目標的表述方法,忽視對目標內容的理解。比如,教師反復研磨目標表述的維度——知識、情感、態度、價值觀;注意目標以幼兒為主體的表述方式,卻對具體的目標究竟指向什麼內容而概念模糊。沒有關注活動目標要求和環節設計的脫節現象,活動過程的設計缺乏有效性。很多教師在制定活動目標時想一套,在分析說課時說一套,在實際教學中做一套。
因此,教師要真正落實目標、達成目標,學會解讀目標是前提。這要求教師對目標內容進行詳細的追問,做到心中有具體的行動目標。針對上述案例活動前教師要能清楚地回答如下問題:什麼叫“連貫的語言”?什麼地方需要幼兒用連貫的語言表達?要求幼兒用連貫的語言表達時,不同層次的幼兒分別可能會遇到什麼困難?對於幼兒遇到的困難你準備怎麼辦?如何引導、支持與幫助?是提供關聯詞“雖然……但是……”“因為……所以……”,還是給出要表達的“時間、地點、人物”等要素資訊?如果讓你來連貫講述,你怎麼說?
總之,幼兒表達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師有效的指導,有效的指導基於教師對活動目標的明晰認識。
4. 解讀目標的策略
(1)找關鍵
找出目標表述中的關鍵字、詞、句,明確活動的核心概念和價值。比如,教師重新設定了《小鼴鼠過生日》的活動目標:通過觀察畫面認識交通標誌,理解標誌的作用,並運用到生活中。這條目標中的關鍵字可以細分為觀察、認識、理解、運用,教師通過這些關鍵字就能發現活動的核心價值在學會運用,觀察、認識、理解都是為運用服務的。
(2)找問題
教師要理解目標的內涵,針對目標多問自己幾個問題。如《小鼴鼠過生日》活動中,教師設定了“認識交通標誌,理解標誌的作用”的目標,那麼教師必須先將交通標誌的含義梳理清楚,並想好要怎樣表達才能解釋清楚;如果教師設定了“理解交通規則的重要性”,那麼教師必須先理清楚要理解哪些規則。教師要清楚目標是什麼、有什麼、怎麼說、怎麼做等,這樣才能在活動過程中真正做到“眼中有幼兒,心中有目標”。
(3)找落腳
將目標內容和環境對照,明確找出每一項目標內容在環節設計中的落腳點,確保每一環節有效,提高活動的效率和效果。如《小鼴鼠過生日》活動目標中有“瞭解故事內容”這一要求,教師就需要找到落實這一目標的環節,從教案來看,“播放課件,講述故事”就是説明幼兒瞭解故事主要內容的,這就是此目標的落腳點。目標要反映在具體的教學中,才能實現發展。
三、反思行為,有效互動“幼兒的學習就要在幼兒和教師之間建立一種積極有效的互動,讓幼兒和教師在互動中溝通、促進,使幼兒得到健康成長。”我們不斷反思教師的教育行為,努力探尋師幼互動的策略。
1.減少表像的豐富,關注內隱的價值
很多教師認為組織活動時為幼兒提供的操作材料越多越好。如:《會唱歌的鞋子》活動中,教師試圖讓幼兒通過自己的探索,知道鞋子踩在不同的物體上會發出不同的聲音。因此,教師提供了非常豐富的材料,有報紙、塑膠紙、沙、海洋球、石子、硬板紙等,活動中幼兒異常興奮,對材料的興趣導致大多數幼兒忘記了活動的要求——聽一聽,鞋子踩在不同的東西上面會發出哪些不同的聲音。而幼兒過於興奮也導致師幼互動看似熱鬧,但效果卻不理想,最終活動草草收場。在這個活動中,教師準備的過於豐富的材料分散了幼兒的有意注意力。幼兒興奮的情緒影響了對教師提出的要求的執行。這樣的師幼互動,雖然看上去形式熱鬧,但卻未必有效。從教師準備的材料來看,不具備代表性的材料讓幼兒很難用語言來描述聲音,如報紙的聲音和塑膠紙的聲音就讓幼兒很難說清楚。其實,在選擇材料時,教師應思考:“為什麼要選擇這個材料”“這個材料可以省略嗎”。這樣就可避免發生案例中的情況。教師應該從追求表面的豐富、多樣,轉變為關注材料對幼兒發展的價值。
2.減少虛假的開放,實現真正的自主
有的教師認為在與幼兒的互動中,不應該直接教幼兒怎麼做,而應該讓幼兒自主嘗試。這種觀點看似是正確的,但過度的開放反而會讓幼兒無所適從。集體活動結束後,幼兒進行個別的手工操作活動,這時,一位幼兒面對很多的工具和材料,不知如何選擇,她焦急地詢問老師:“老師,我怎麼做呀?”老師很真誠地說:“你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呀。”幼兒仍然不知所措……
這個例子就體現了“開放自主”應該是有度的,教師的應答看上去很開放,強調了幼兒的自主性,但結果卻影響了幼兒的活動效果。原因在於,教師將幼兒的自主學習簡單地等同于讓幼兒自由地學習,忽略了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這種虛假的開放對幼兒的自主學習來說是毫無意義的。幼兒的自主學習離不開教師以“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角色參與活動。
3.減少消極的暗示,進行積極的引導
理想的師幼互動需要教師在互動中幫助幼兒發現、解決自己的問題。當幼兒出現問題時,應杜絕消極的暗示,進行積極引導,幫助他們自己發現答案。如小班綜合活動《有趣的小路》中,教師請幼兒選擇正確的圖形將小路填平,教師為本次活動設置了難點:有一個地方需要幼兒用兩個長方形拼成一個正方形,或用兩個半圓形拼成一個圓形才能把小路填平。能力較強的小羽首先發現了這個秘密,並很快地完成了任務,但是其他幼兒一直沒有完成。教師為了讓活動順利進行下去,就說:“小朋友,看,小羽用兩個長方形拼在一起變成正方形把小路填平了,小羽請你說一說,你是怎麼填的?”教師這一消極的暗示將本該由幼兒回答的“用兩個長方形拼在一起變成正方形”隱含在了提問中,原本可以引發全班幼兒思考的難點問題變成了簡單的複述過程。對此,教師提問應該改為:“小羽,你是怎樣把這裡填平的?”再追問:“你為什麼這樣做呀?”這樣就能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幫助幼兒聚焦于問題的關鍵點或難點,引發理想的師幼互動。
4.減少淺層的再現,注重理性的提升
師幼互動中教師的追問能力也很重要,追問一般需要教師瞭解幼兒的已有經驗和最近發展區分別是什麼,才能根據幼兒的能力提出適宜的問題。如在綜合活動《各種各樣的鞋子》中,教師為幫助幼兒瞭解一些有特殊作用的鞋子,請幾名幼兒分別扮演小客人,並請其他幼兒猜一猜他們需要什麼鞋子。一名幼兒通過小客人溜冰的姿勢,猜出他需要溜冰鞋。這時教師說:“啊,你真棒,猜對了!”接著就繼續下一輪活動。但其實,這位幼兒能猜出答案只是經驗的簡單提取和再現,這時需要教師説明幼兒歸納、明確該答案的形成。因而教師可追問:“你是怎麼猜到的?”以此幫助幼兒自己歸納出這類鞋子的特點。這種有著明確的目標意識的互動才是有效的。
對於教師行為改善的研究是永無止境的。教師必須參與到反思的實踐中去,留心自己的行為對幼兒發展的影響,及時地調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對幼兒採取積極的支持性的行為,從而幫助更多的幼兒獲得更好的發展。
無形中降低了對幼兒語言表達的要求。本質的問題則是教師對活動目標的認識僅停留在紙面,不清楚目標真正指向的內容。在環節設計時,沒有考慮落實目標,導致想和做的方向不一致。3.反思
根據這一案例,我們反思以往的教學活動,發現教師往往會陷入這樣的誤區:過分關注活動目標的表述方法,忽視對目標內容的理解。比如,教師反復研磨目標表述的維度——知識、情感、態度、價值觀;注意目標以幼兒為主體的表述方式,卻對具體的目標究竟指向什麼內容而概念模糊。沒有關注活動目標要求和環節設計的脫節現象,活動過程的設計缺乏有效性。很多教師在制定活動目標時想一套,在分析說課時說一套,在實際教學中做一套。
因此,教師要真正落實目標、達成目標,學會解讀目標是前提。這要求教師對目標內容進行詳細的追問,做到心中有具體的行動目標。針對上述案例活動前教師要能清楚地回答如下問題:什麼叫“連貫的語言”?什麼地方需要幼兒用連貫的語言表達?要求幼兒用連貫的語言表達時,不同層次的幼兒分別可能會遇到什麼困難?對於幼兒遇到的困難你準備怎麼辦?如何引導、支持與幫助?是提供關聯詞“雖然……但是……”“因為……所以……”,還是給出要表達的“時間、地點、人物”等要素資訊?如果讓你來連貫講述,你怎麼說?
總之,幼兒表達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師有效的指導,有效的指導基於教師對活動目標的明晰認識。
4. 解讀目標的策略
(1)找關鍵
找出目標表述中的關鍵字、詞、句,明確活動的核心概念和價值。比如,教師重新設定了《小鼴鼠過生日》的活動目標:通過觀察畫面認識交通標誌,理解標誌的作用,並運用到生活中。這條目標中的關鍵字可以細分為觀察、認識、理解、運用,教師通過這些關鍵字就能發現活動的核心價值在學會運用,觀察、認識、理解都是為運用服務的。
(2)找問題
教師要理解目標的內涵,針對目標多問自己幾個問題。如《小鼴鼠過生日》活動中,教師設定了“認識交通標誌,理解標誌的作用”的目標,那麼教師必須先將交通標誌的含義梳理清楚,並想好要怎樣表達才能解釋清楚;如果教師設定了“理解交通規則的重要性”,那麼教師必須先理清楚要理解哪些規則。教師要清楚目標是什麼、有什麼、怎麼說、怎麼做等,這樣才能在活動過程中真正做到“眼中有幼兒,心中有目標”。
(3)找落腳
將目標內容和環境對照,明確找出每一項目標內容在環節設計中的落腳點,確保每一環節有效,提高活動的效率和效果。如《小鼴鼠過生日》活動目標中有“瞭解故事內容”這一要求,教師就需要找到落實這一目標的環節,從教案來看,“播放課件,講述故事”就是説明幼兒瞭解故事主要內容的,這就是此目標的落腳點。目標要反映在具體的教學中,才能實現發展。
三、反思行為,有效互動“幼兒的學習就要在幼兒和教師之間建立一種積極有效的互動,讓幼兒和教師在互動中溝通、促進,使幼兒得到健康成長。”我們不斷反思教師的教育行為,努力探尋師幼互動的策略。
1.減少表像的豐富,關注內隱的價值
很多教師認為組織活動時為幼兒提供的操作材料越多越好。如:《會唱歌的鞋子》活動中,教師試圖讓幼兒通過自己的探索,知道鞋子踩在不同的物體上會發出不同的聲音。因此,教師提供了非常豐富的材料,有報紙、塑膠紙、沙、海洋球、石子、硬板紙等,活動中幼兒異常興奮,對材料的興趣導致大多數幼兒忘記了活動的要求——聽一聽,鞋子踩在不同的東西上面會發出哪些不同的聲音。而幼兒過於興奮也導致師幼互動看似熱鬧,但效果卻不理想,最終活動草草收場。在這個活動中,教師準備的過於豐富的材料分散了幼兒的有意注意力。幼兒興奮的情緒影響了對教師提出的要求的執行。這樣的師幼互動,雖然看上去形式熱鬧,但卻未必有效。從教師準備的材料來看,不具備代表性的材料讓幼兒很難用語言來描述聲音,如報紙的聲音和塑膠紙的聲音就讓幼兒很難說清楚。其實,在選擇材料時,教師應思考:“為什麼要選擇這個材料”“這個材料可以省略嗎”。這樣就可避免發生案例中的情況。教師應該從追求表面的豐富、多樣,轉變為關注材料對幼兒發展的價值。
2.減少虛假的開放,實現真正的自主
有的教師認為在與幼兒的互動中,不應該直接教幼兒怎麼做,而應該讓幼兒自主嘗試。這種觀點看似是正確的,但過度的開放反而會讓幼兒無所適從。集體活動結束後,幼兒進行個別的手工操作活動,這時,一位幼兒面對很多的工具和材料,不知如何選擇,她焦急地詢問老師:“老師,我怎麼做呀?”老師很真誠地說:“你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呀。”幼兒仍然不知所措……
這個例子就體現了“開放自主”應該是有度的,教師的應答看上去很開放,強調了幼兒的自主性,但結果卻影響了幼兒的活動效果。原因在於,教師將幼兒的自主學習簡單地等同于讓幼兒自由地學習,忽略了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這種虛假的開放對幼兒的自主學習來說是毫無意義的。幼兒的自主學習離不開教師以“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角色參與活動。
3.減少消極的暗示,進行積極的引導
理想的師幼互動需要教師在互動中幫助幼兒發現、解決自己的問題。當幼兒出現問題時,應杜絕消極的暗示,進行積極引導,幫助他們自己發現答案。如小班綜合活動《有趣的小路》中,教師請幼兒選擇正確的圖形將小路填平,教師為本次活動設置了難點:有一個地方需要幼兒用兩個長方形拼成一個正方形,或用兩個半圓形拼成一個圓形才能把小路填平。能力較強的小羽首先發現了這個秘密,並很快地完成了任務,但是其他幼兒一直沒有完成。教師為了讓活動順利進行下去,就說:“小朋友,看,小羽用兩個長方形拼在一起變成正方形把小路填平了,小羽請你說一說,你是怎麼填的?”教師這一消極的暗示將本該由幼兒回答的“用兩個長方形拼在一起變成正方形”隱含在了提問中,原本可以引發全班幼兒思考的難點問題變成了簡單的複述過程。對此,教師提問應該改為:“小羽,你是怎樣把這裡填平的?”再追問:“你為什麼這樣做呀?”這樣就能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幫助幼兒聚焦于問題的關鍵點或難點,引發理想的師幼互動。
4.減少淺層的再現,注重理性的提升
師幼互動中教師的追問能力也很重要,追問一般需要教師瞭解幼兒的已有經驗和最近發展區分別是什麼,才能根據幼兒的能力提出適宜的問題。如在綜合活動《各種各樣的鞋子》中,教師為幫助幼兒瞭解一些有特殊作用的鞋子,請幾名幼兒分別扮演小客人,並請其他幼兒猜一猜他們需要什麼鞋子。一名幼兒通過小客人溜冰的姿勢,猜出他需要溜冰鞋。這時教師說:“啊,你真棒,猜對了!”接著就繼續下一輪活動。但其實,這位幼兒能猜出答案只是經驗的簡單提取和再現,這時需要教師説明幼兒歸納、明確該答案的形成。因而教師可追問:“你是怎麼猜到的?”以此幫助幼兒自己歸納出這類鞋子的特點。這種有著明確的目標意識的互動才是有效的。
對於教師行為改善的研究是永無止境的。教師必須參與到反思的實踐中去,留心自己的行為對幼兒發展的影響,及時地調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對幼兒採取積極的支持性的行為,從而幫助更多的幼兒獲得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