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先做好父母,再做好朋友

美國心理學家威德·霍恩說:“做孩子朋友的真正含義是要以平等的、孩子樂於接受的方式去貫徹自己的教育思想和說服孩子不做違規的事情。 ”

美琳最近很犯愁——剛剛為了寶貝兒子的大好前途, 狠心買下一套學區房, 可臨近搬家, 小傢伙卻天天晚上抹眼淚:他捨不得幼稚園裡的小夥伴, 堅決不想換幼稚園。

“媽媽, 媽媽, 我們現在的房子多好啊!我不想搬家, 我們不要搬家好不好……”惦記著兒子嘴裡喃喃的小委屈, 美琳幾經糾結後決定各讓一步:搬家, 但是不換幼稚園。 於是乎, 每天7點懶洋洋起床的大好日子一去不復返,

Advertisiment
轉而變成了6點鐘鬧鐘一響, 她就得咬牙切齒地把自己和孩子從床上揪起來, 然後在果醬般擁擠的交通高峰中, 一步一挪地開車奔向孩子心中“最好”的幼稚園。

兩個月之後, 在幼稚園這件事情上, 美琳不想再做通情達理的“好朋友”老媽了, 她堅決地將兒子轉到了離家近的幼稚園。

誰把握著家庭的方向盤?

做孩子的好朋友, 是一件聽起來特別美好的事情。

但是, 它只是“聽起來”美好而已。 因為我們不可能, 也不可以, 只做孩子的好朋友。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 本來就是不平等的。 父母是一個家庭的總舵手和護航人, 肩頭上還擔負著對孩子的保護、撫育、教養、指導等等重大的責任。 當我們的寶貝追著氣球沖到車流洶湧的馬路邊,

Advertisiment
父母首先要做的, 必須是在第一時間把他狠狠按住——哪怕有些時候, 我們臉上的表情是簡單, 甚至粗暴的。

最近這些年, 各種類似“做好朋友”的教育口號, 受到很多家長的贊同和追捧。 相信這種觀念的廣泛流行, 有很大一部分原因, 是因為它悄悄滿足了我們這一代家長內心深處普遍存在的那個“委屈的小孩”的渴望——

當我們自己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 我們是多麼希望爸爸媽媽可以溫柔一些、和藹一些, 可以常常蹲下來, 微笑著, 聽聽我們的心裡話, 就像朋友一樣。 於是轉眼二三十年過去, 很多當年“充滿渴望”的小孩子長大之後, 都爭搶著竭盡所能地“做孩子的好朋友”。 晚飯吃什麼, 週末去哪裡玩, 甚至像“要不要搬家”這樣的大問題,

Advertisiment
都恨不得和孩子好好“商量”一下。

遺憾的是, 這樣的父母很可能忽視了另外一個大問題——生活中很多決定的後果, 都是小朋友們稚嫩的肩膀背負不起的。

實際上, 很多時候, 限制即保護。 過度“尊重”孩子的意見, 結果會在父母的心中, 積累起大量對孩子“還不是為了你”式的憤怒, 最終因某一契機, 瞬間爆發, 導致父母權威被挑戰, 孩子情感被傷害。

逐漸放手的智慧

一個孩子可以享受的自由, 是要與他自我負責的能力相匹配的;而父母, 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做孩子的“好朋友”, 也是要伴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增加的。 試想, 當我們的寶貝還在繈褓之中閉著眼睛吸手指, 我們都是十分“專斷”地為他決定用什麼牌子的尿片,

Advertisiment
什麼廠家的奶瓶;等他上了幼稚園, 我們允許孩子去選擇今天穿藍色還是紫色, 但是絕不會答應他在三九天裡穿短袖。 簡單地說:做父母, 需要擁有一種逐漸放手的智慧。 這道理不難理解, 只是現實中常常會被我們忘記。

出生—1歲 在這個階段, 父母是孩子的養育者、保護者、照顧者, 是保姆甚至奴僕和玩具。 你要盡可能地及時回應孩子的各種生理和心理需要, 在他餓的時候給他餵奶, 在他困的時候哄他睡覺, 在他需要擁抱的時候把他緊緊抱在懷中。 還有特別重要的是:一定、一定要注意確保孩子所在的環境是絕對、絕對安全:沒有尖銳的物品, 沒有可能被打翻的開水杯, 沒有可能被誤食的小藥片, 如此等等。

Advertisiment

在這一時期, 父母作為孩子的朋友, 唯一能做的事情, 就是積極分享孩子的情緒狀態, 就像我們對待生活中的朋友一樣——當他對你微笑的時候對著他微笑, 當他苦惱的時候也跟著皺眉頭。

1—3歲 在這個階段, 孩子接觸的世界越來越開闊, 活動範圍越來越大。 父母在“保護者”這個角色上需要做的事情, 除了確保環境中沒有危險因素以外, 還常常以限制的方式, 去規範孩子遠離危險。 比如不許操作電器, 不許接近火源, 不撿地上東西吃, 等等。

注意, 不要期待這麼大的孩子, 會充分理解你天天嘮叨的那些禁令。 更多的時候, 你要用行動的方式去表達。 比如, 你不需要大聲對孩子呵責“到家之後要先洗手”, 而是每次從外邊回家, 進門就直接領著他去水池邊洗手,洗乾淨之後再親親他的小手說:“好了,我們可以吃東西了。”

在這一時期,父母作為孩子的朋友,最主要的方式,就是陪孩子玩耍,探索這個有趣的世界。你要經常蹲下身來,試著從和孩子同樣高度的地方,和他一起去感受生活中的各種美好。

3—6歲 在這個階段,父母一般都會變得“可惡”起來——你除了要繼續承擔“保護者”這一角色以外,還要開始堅定地承擔起“規則制定者”和“獎懲者”這兩個很不可愛的角色,還要在許多生活技能上做孩子的“培訓師”和“監督員”,有些時候我們還要像個“帶路人”一樣,帶領他們去領略更大、更豐富的大千世界……總之,我們開始在孩子的世界中引入規則的概念,讓孩子去逐漸適應未來的人際交往,並儲備獨立生活的基本能力。

在這個過程中,注意讓你的要求表達得清晰且具體,並且一定要使用孩子能夠理解的語言。籠統地說“你要乖乖的”是沒用的,也很少有孩子能夠弄明白“收拾房間”是什麼意思。你得溫柔地告訴他“把不玩的玩具放回玩具抽屜裡”。另外,不要企圖用那些你根本做不到的事情來嚇唬孩子。作為懲罰,“如果你不把玩過的積木收到抽屜裡,我就把它鎖在車的後備箱裡,你保證一周都看不到它了”,要比“我會把你的玩具都扔了”有效得多。

在這一時期,父母作為孩子的朋友,更多的時候,體現在我們與孩子一同進行的遊戲中,以及在一定範圍內的對話者、商討者和共同行動者。

小學以後 實際上,我們真正開始做孩子的朋友,就是從這個時期開始的。已經一隻腳邁出家門的孩子,需要我們更多採用一種平等的姿態去傾聽、陪伴和見證成長。在很多他的個人世界裡,我們的意見開始逐漸變得只能是一種“意見”,而不再是命令或者要求。最簡單的,你無法要求孩子對你無所不說。

進門就直接領著他去水池邊洗手,洗乾淨之後再親親他的小手說:“好了,我們可以吃東西了。”

在這一時期,父母作為孩子的朋友,最主要的方式,就是陪孩子玩耍,探索這個有趣的世界。你要經常蹲下身來,試著從和孩子同樣高度的地方,和他一起去感受生活中的各種美好。

3—6歲 在這個階段,父母一般都會變得“可惡”起來——你除了要繼續承擔“保護者”這一角色以外,還要開始堅定地承擔起“規則制定者”和“獎懲者”這兩個很不可愛的角色,還要在許多生活技能上做孩子的“培訓師”和“監督員”,有些時候我們還要像個“帶路人”一樣,帶領他們去領略更大、更豐富的大千世界……總之,我們開始在孩子的世界中引入規則的概念,讓孩子去逐漸適應未來的人際交往,並儲備獨立生活的基本能力。

在這個過程中,注意讓你的要求表達得清晰且具體,並且一定要使用孩子能夠理解的語言。籠統地說“你要乖乖的”是沒用的,也很少有孩子能夠弄明白“收拾房間”是什麼意思。你得溫柔地告訴他“把不玩的玩具放回玩具抽屜裡”。另外,不要企圖用那些你根本做不到的事情來嚇唬孩子。作為懲罰,“如果你不把玩過的積木收到抽屜裡,我就把它鎖在車的後備箱裡,你保證一周都看不到它了”,要比“我會把你的玩具都扔了”有效得多。

在這一時期,父母作為孩子的朋友,更多的時候,體現在我們與孩子一同進行的遊戲中,以及在一定範圍內的對話者、商討者和共同行動者。

小學以後 實際上,我們真正開始做孩子的朋友,就是從這個時期開始的。已經一隻腳邁出家門的孩子,需要我們更多採用一種平等的姿態去傾聽、陪伴和見證成長。在很多他的個人世界裡,我們的意見開始逐漸變得只能是一種“意見”,而不再是命令或者要求。最簡單的,你無法要求孩子對你無所不說。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