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奶粉看起來是件簡單的不得了的小事, 但其中卻暗藏玄機。 新手爸媽們, 你們到底會沖奶粉嗎?
奶粉沖泡誤區多
誤區一:沖奶粉用純淨水或礦泉水更好
純淨水與蒸餾水一樣,
不含雜質或細菌,
也不含各種無機鹽,
缺少了普通白開水中含有的礦物質,
用來沖奶粉可能會導致奶粉中鈣質元素的流失。
而礦泉水恰好相反,
含有的礦物質多且複雜,
對寶寶來說會增加腸胃負擔,
可能會導致寶寶消化不良和便秘。
而嬰兒腸胃消化功能還不健全,
長期用這兩者沖調奶粉會引發嬰兒消化不良和便秘。
Advertisiment
正確做法:建議將家庭用的自來水燒開之後, 放涼至40度左右即可用來沖奶粉了。
誤區二:先放奶粉, 後沖水
如先加奶粉, 後加水, 仍加到原定刻度, 奶就加濃了。 嬰兒吃過濃的奶, 胃腸消化能力難以負擔, 腎臟的排泄能力也難以承受。 家長以為奶粉濃些孩子有營養, 反使小兒消化不良, 食欲下降, 腹瀉, 甚至會引發腎功能衰竭。
正確做法:正確的沖調順序是, 先加水, 再加奶粉。 這樣做的理由是保證水的量正確。
誤區三:開水沖奶粉放涼喂
開水的溫度很高, 沖調奶粉時會使奶粉中的乳清蛋白產生凝塊, 影響孩子的消化吸收。 另一方面, 某些對熱不穩定的維生素也會被破壞, 特別是有的奶粉中添加的免疫活性物質, 會被全部破壞。
Advertisiment
正確做法:水溫的話40度左右就好。 人體的溫度是37度左右, 母乳也差不多是這個溫度, 沖調的奶粉溫度接近母乳, 寶寶接受起來比較容易哦。
誤區四:反復加熱已沖好的奶粉
已經沖調好的奶粉若再煮沸, 會使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的結構發生變化, 從而失去原有的營養價值。 寶寶再喝這樣的奶水, 多獲得的營養也要大打折扣。
正確做法:不要加熱, 最好是泡好後立即喝掉。
誤區五:多次攪拌或用力搖奶瓶
不停的攪拌或使勁上下搖晃奶瓶, 會讓奶液產生大量氣泡, 而寶寶喝了含有大量氣泡的奶液容易脹氣打嗝、吐奶。
正確做法:正確的做法是雙手滾搓奶瓶瓶身, 這樣可以避免起泡沫。 儘量不要用勺子攪拌之類的, 因為奶液接觸的器皿越多,
Advertisiment
正確沖泡奶粉4注意
1.奶粉與水的量要按照怎樣的比例?
配方奶粉的成分經過了科學家的精心安排, 請按照奶粉包裝上的使用說明沖泡。
不要擅自增加奶粉的濃度,
因為奶粉中含有的正常濃度鈉離子,
在人為增加濃度之後會給血管造成格外的壓力(就像我們大人吃鹽吃多了血壓高一樣),
寶寶的毛細血管非常嬌嫩,
有可能導致內出血。
不要擅自降低奶粉的濃度,
這樣會導致奶粉中蛋白質等營養成分濃度降低,
寶寶攝入同量的奶液,
營養卻沒有滿足需求。
2.可以用米湯沖奶粉嗎?
不要使用米湯之類的沖奶粉。 額外的輔食會改變奶液的營養成分比例, 給寶寶嬌嫩的腸胃造成負擔。
Advertisiment
4.奶瓶等器具的選擇與使用
1)儘量選擇直筒型的傳統奶瓶
奶瓶要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產品, 刻度線要清晰, 儘量選擇直筒型的傳統奶瓶, 這樣刻度比較精確。
2)儘量不要選擇帶有花紋圖案的奶瓶
尤其是瓶子內壁印花的產品不要給寶寶使用;材質上, 如果給寶寶選擇塑膠奶瓶的話, 一定要聞一下, 不能有異味;塑膠奶瓶消毒的時候不能使其超過100度, 同時不能用微波爐給奶瓶消毒。 塑膠奶瓶在使用一段時間後可能會釋放一些成分, 所以最好隔幾個月更換一次奶瓶。
3)新舊奶瓶要對比再使用
奶瓶買回家之後,
要對比一下新舊奶瓶的容量刻度是否一致再給寶寶使用。
4)用完要消毒
每次寶寶喝完奶之後, 要對奶瓶進行清洗消毒,
Advertisiment
TIPS:小幫在這裡補充下關于給寶寶換奶的問題。
1)什麼是換奶:給寶寶吃的奶粉從一個牌子換到另一個牌子或者同一個牌子的某階段奶粉換到下一階段奶粉, 這個過程叫做換奶。
2)如何正確換奶:換奶不是一個突然的過程,
不能聽說有一種奶粉挺好,
拿來給寶寶吃。
正確的做法是先在老的奶粉裡添加1/3的新奶粉,
這樣吃了兩三天沒什麼不適後,
再老的、新的奶粉各1/2吃兩三天,
再老的1/3、新的2/3吃兩三天,最後過渡到完全用新的奶粉取代老的奶粉。
注意轉奶的那幾天不要添加其他新的輔食,
寶寶生病(感冒、發燒、起皮疹等)及接種疫苗期間不要轉奶。
有了這麼一個逐步的轉奶過程,
寶寶一般是比較容易接受新品種的,
也不大會鬧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