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兒保專家:寶寶發熱鼻塞巧應對

很多家長一看孩子哭了, 就把奶瓶塞到孩子嘴巴裡。 這是不對的。 嬰幼兒哭鬧中, 一般是肚子餓、口渴、尿布濕了、受冷、受熱、衣服穿得不舒服等。 如果經過應對處理, 孩子仍哭鬧, 說明有患病可能。 嬰幼兒生病的哭鬧, 一般是發熱、肚子痛、鼻塞、中耳炎、奶癬、皮膚癢等。

其中的發熱和鼻塞, 最近降溫比較快, 有這兩種症狀的孩子比較多。

發燒的溫度不一定是疾病輕重的指標, 精神狀態、食欲是疾病嚴重度的重要指標。

正常孩子肛門溫度一般是36.9攝氏度至37.5攝氏度;腋溫是36攝氏度至37攝氏度;舌下溫度比肛門溫度低0.3攝氏度至0.5攝氏度。

Advertisiment
當體溫超過基礎體溫1攝氏度以上, 可認為是“發熱”。

從發熱的分度來看:低熱是37.5至38攝氏度;中度發熱是38.1至38.9攝氏度;高熱是39攝氏度以上。 嬰幼兒的正常體溫在一晝夜間會有一定波動, 但波動範圍不會超過1攝氏度。

孩子發熱時, 不要急於退熱。 主要採用物理降溫為主。 比如多給孩子喝水;鬆開包被;用冷濕敷、擦浴。 用溫水浴幫助散熱;額頭上放濕毛巾, 頭部重點降溫。 在醫生的指導下, 酌量服用退燒藥。

在鼻塞的問題上, 嬰幼兒的鼻子很容易堵。

這是因為嬰幼兒的鼻黏膜柔軟而又富有血管, 遇到輕微的感冒就容易充血、水腫, 鼻腔分泌物增多導致閉塞。

另外, 有的媽媽患有妊娠期高血壓, 懷孕時服用了利血平等降壓藥,

Advertisiment
也可能會使寶寶出生後容易鼻塞。

孩子鼻子塞住, 吃飯睡覺很不舒服, 但一般沒必要使用抗生素。 要緩解孩子的症狀, 家長可在護理方面多下工夫。

第一, 可在孩子的後腦勺下墊上一兩塊小毛巾, 使頭部稍稍抬高一點點, 可緩解鼻塞。

不建議兩歲以下的孩子直接睡在枕頭上或將枕頭墊在床墊下, 這樣很容易引起窒息或頸椎損傷。

第二, 清理孩子的鼻腔分泌物。

如果分泌物是濕濕的。 可用棉簽將分泌物輕輕地卷撥出來。 市場上有專門為寶寶定制的小頭棉簽, 價格大約是20元一包, 在嬰幼兒用品店都能買到。

如果分泌物是幹的。 可把孩子抱到燈光下, 小心地掰大孩子的鼻孔。 用生理鹽水或涼開水, 滴入孩子鼻孔一兩滴,

Advertisiment
過一分鐘後輕揉鼻翼, 一側一側地進行, 待幹痂鬆動, 輕壓鼻翼上方將幹痂推出。 也可再將眼膏或擦臉的油脂塗一點在鼻翼內。

用棉花毛刺激鼻黏膜, 讓孩子打噴嚏, 可使分泌物自己排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