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媽媽和兒子的關係一直都不怎麼和諧, 今年春節也不願和我一起過年。 到現在還在親戚家住, 怎麼說都不回來!這真的很讓我傷心!我很想知道他為什麼會這樣?我知道這也受父母關係的影響, 我和他爸爸從結婚到現在一直都不和諧, 家暴、吵鬧…這樣的家庭環境讓我也變的脾氣暴躁, 甚至瘋狂!
在孩子小的時候我總是把氣撒在孩子身上, 其實現在想想很後悔, 後悔在他小的時候沒有好好疼他。 他從滿月都是奶奶帶, 我上班, 奶奶對他特別膩愛,
Advertisiment
可能是孩子在父母這裡覺得得不到愛, 所以就不願和我親近。 現在他長大了, 我也試著想跟他好好溝通, 想瞭解他, 能走進他的心裡。 我也想讓他理解我, 因為家庭原因以後就只有我一個人帶他和他妹妹, 我只希望能得到他的理解, 能和我溝通。
2 對孩子的心理關注了嗎?
作為媽媽已經意識到自己在孩子早期教育做的不好的地方(包括您與孩子爸爸的不和諧關係)對孩子的成長以及您與孩子之間的關係造成的傷害, 希望得到孩子的理解與孩子進行合理的溝通。 這個要求看似簡單,
Advertisiment
3 分析一下現階段您孩子可能出現的心理狀態, 然後再給出一些建議
心理狀態特點:缺乏安全感, 特別是缺乏對母親的信任。 兒時孩子在不和諧的家庭中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信任, 依賴, 安全, 因此對家庭的認識也就出現了偏差。 可能在別人的孩子眼裡, 家裡是最安全的, 自己有什麼開心和不開心都可以與爸爸媽媽溝通, 商量。 然而您的孩子可能在家中多次碰壁後選擇與奶奶和姑姑建立這種親密的, 安全的關係鏈。
作為媽媽現在要讓孩子一下改變對家庭的認識是不可能的, 唯一能做的是慢慢來, 讓孩子慢慢去感受自己曾經失去的愛, 在自己的家裡是存在的。 這個時間可能會很長,
Advertisiment
做為媽媽要慢慢接受孩子的現在的心理狀態, 孩子既然和奶奶, 姑姑關係好, 您是否能與他們建立一些連結呢。 讓孩子感到你為孩子在做出改變。 無論您與孩子爸爸的關係如何, 您為孩子做出的改變, 孩子是可以感受的到的, 可能也是也會很長。
心理狀態特點: 內心的獨立, 從內心想要長大。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的時候, 孩子內心獨立的小火苗越來越大, 大到你無法忍受的時候, 碰觸到父母給孩子訂的原則和規矩的時候,
Advertisiment
在問題中也提到孩子過年在親戚家中過, 自己很傷心。 小編十分理解作為一個媽媽看見自己孩子過年不在身邊的心情, 希望您在悲傷過後能用一個嶄新的視角看自己孩子的成長。 看看孩子的有什麼亮點, 如果您能從內心去找找孩子的亮點, 與孩子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