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 我要喝水!”
“媽, 我的襪子呢?”
“媽, 陪我玩一會!”
聽著兒子這一聲聲吆喝, 我的心也跟著一次次失落。 這失落不是因為呼喚裡的各種要求, 而是鬱悶於他對我的稱謂:我不一直都是“媽媽”嗎?怎麼就成了“媽”呢!
第一次聽到他喊“媽”的時候, 我記得自己怔了一下, 問他:“這是跟誰學的呀?”兒子說是在漫畫書裡看到的。 我以為他只是覺得新鮮好玩, 模仿一下而已。 可沒想到, 從那以後, 我就成了“媽”。
其實, 我很清楚自己為什麼鬱悶——從“媽媽”到“媽”, 僅一字之差, 但對兒子來說, 卻意味著成長。 “媽媽”是向內的, 意味著依賴和保護;而“媽”是向外的,
Advertisiment
兒子長大了, 我卻失落了。 我知道這不應該, 可就是沒辦法。 直到那一次, 我重讀了龍應台的那段話。
龍應台在《目送》中寫道: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 只不過意味著, 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 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 而且, 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這段文字, 我以前看的時候,
Advertisiment
看來, 從懷胎那一天開始, 我已經習慣了和兒子“二合一”;現在, 我也要學著習慣他把自己一點一點地從我身上拆分出去了, 這是他成長路上必經的過程, 對我來說也是一個天大的考驗!
給我些時間吧, 我相信自己最終能適應兒子的改口, 並為此由衷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