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的動手能力較差, 一直是讓我煩惱的事。 比如數學畫圖時, 尺都不知道往哪兒放;他的書桌總是淩亂不堪, 整理時顧此失彼;寫毛筆字時, 家中的牆上、地上自然是要遭殃。 “小粗人”就漸漸成了我對他的口頭禪。 讓我意想不到的是, 這不但沒有激起他改變現狀的心理, 相反他卻坦然地接受了“小粗人”這個稱號, 著實讓我束手無策。
有一次, 老師佈置了“製作帽子”的作業, 兒子回到家像泄了氣的皮球, 書包一扔, 口中念念有詞:“一個大男人, 做什麼手工呀?”我默不作聲地在網上搜集了很多漂亮的帽子, 然後將這些圖樣拿到兒子的面前,
Advertisiment
“好看嗎?”“當然好看!”“想要嗎?”“給我買嗎?”兒子已經高興得忘乎所以了。 於是我趁熱打鐵道:“這簡單呀, 我就會做呀!”
我把各種材料擺放在桌子上, 兒子馬上被五彩繽紛的各色紙張吸引了。 他立刻拿起紙張擺弄起來, 可是他始終無法將紙“點化”成帽, 只是在那兒搓揉著。 我知道, 他的動手“弊病”暴露無遺了。 現在唯一的辦法只有演示, 讓他體會到這些紙張真的能成為帽子, 而不是紙的烏托邦。
在形形色色的帽子圖形中, 他對英國女王禮帽情有獨鍾。 於是, 順著他的心意, 我開始著手製作英國女王帽。 雖然我也很笨拙地裁呀、剪呀、拼呀、糊呀, 但經過一番折騰,
Advertisiment
兒子想據為己有, 被我斷然拒絕。 他無奈自己動起了手, 我則在旁邊指點。 他開始學著我的樣子依葫蘆畫瓢, 耗費了很長時間, 一個“醜帽”終於誕生, 連他自己都不好意思地笑了。 我鼓勵他再製作一個, 一定會有進步的。 也許稍稍激起了製作的興趣, 他又一次裁剪、拼接, 當看到第二頂帽子遠遠好看于第一頂時, 他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帽子做成了, 但不能僅止於此。
趁他興奮之餘, 我帶他到自己的房間裡。 面對著散亂的書桌, 我從電腦上下載了其他孩子乾淨整潔的書房圖片, 讓他進行一下對比。 他領悟了,
Advertisiment
人生之路處處要動手, 不但能動會動, 還要主動地動。 “今天你動手了嗎?”成為我與兒子經常的問候語。 在這種無時不在的語境下, 想不動都很難。 從兒子的身上, 我領悟到:不是孩子不動, 是家長引導得不到位;孩子的許多不良習慣, 背後大都折射出家長的不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