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兒子,我該不該“管緊”你

煩惱:小亮正在讀初二, 小學時一直是母親管學習。 母親覺得應該給孩子快樂的童年, 孩子的成長應該順其自然, 然而小亮的成績不斷下滑。 父親實在忍不住了, 在小亮上初中後, 把孩子的教育權“拿”了過來。 父親非常盡責, 他在企業下崗之後好不容易找了份工作, 下班後就把所有的時間放在督促兒子的學習上。 他很快發現孩子每天回來幾乎對課堂上教的內容一無所知, 只好重新給兒子把所有上課內容講一遍, 天天如此, 月月如此。

晚上兩人都睡得很晚, 所有休息日小亮不是上補習課, 就是在家和父親共同學習。

Advertisiment
長期下來, 小亮的成績卻毫無起色, 一直在班上墊底。 想到明年孩子就升初三, 這樣的狀況根本無法考上高中, 父親非常擔憂。 在分析孩子成績不好的原因的時候, 父親肯定地說:“孩子其實不笨, 就是偷懶, 上課不好好聽, 作業馬虎。 ”談到自己的學習, 小亮也很慚愧:“我也想好好學啊, 但是我就是偷懶, 不肯下苦工夫。 ”有時候疲倦的父親也想放手讓孩子自己學習, 但是想到這麼管孩子, 孩子成績都還不行, 如果放手, 孩子不是完全廢了嗎?

像這樣“糾結”的父子倆, 在現代家庭中不在少數。 首先要思考的是孩子到底要不要管。 孩子畢竟是未成年人, 對事物的認識以及自我控制能力都還比較弱, 需要成人的引導和督促。

Advertisiment
問題的關鍵是怎樣管。 在家長們看來, 管孩子就是把孩子的時間都用上, 不讓孩子有一點喘息的餘地, 讓孩子沒有自我管理和自我成長的空間, 造成兒子的依賴和被動, 成長的力量被壓抑了。 家長在管理孩子的時候, 要看到孩子的內心需要, 引導孩子時要儘量具體, 不要簡單要求孩子“上課好好聽”, 而是和孩子一起探討提高聽課效率的方法。

此外, 家長對孩子學習的焦慮以及嚴格督促, 其實不是孩子的問題, 是家長在處理自己對生活的焦慮。 家長感受到生活的壓力, 擔心孩子將來也會處於這樣的境遇, 所以一定要孩子把學習搞好。 孩子的學習成了難以承受之重, 因此, 家長在指出孩子問題的同時要保持一份覺察,

Advertisiment
儘量避免將自己的問題帶到孩子身上。

最後, 要看到家長對孩子的負面評價, 對孩子有深刻的影響。 家長覺得自己平時也表揚孩子, 但是常常將表揚當成對孩子成績的交換, 所以現在其實很多孩子都感受不到家長對自己的欣賞和肯定。 此外, 家長們沒有看到孩子所付出的努力, 而是簡單地用成績否定了孩子的努力。 長此以往, 孩子也難以看到自己努力的價值, 這也讓孩子在學習上缺少正面的體驗。 家長在肯定孩子的時候, 不要泛泛而談, 而是能夠發自內心地真誠地欣賞孩子, 讓孩子體會到自己的價值。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