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都希望把孩子養成大高個、大長腿, 尤其矮個的父母更是不遺餘力地, 從飲食、運動、睡眠等各個方面助力孩子長高。
不過, 劉女士從來沒操心過女兒的身高, 畢竟自己有166, 老公有183。 而女兒的身高也確實讓劉女士暗自驕傲, 小學期間一直是班裡最高的女生。
但到了初二之後, 劉女士忽然發現, 不知不覺中, 女兒竟成了班裡最矮的一個。 好久沒給女兒量過身高的劉女士拿起尺子, 這一量真是嚇一跳:女兒這2年多才長了3cm!
這可是大部分孩子都猛躥個的年齡啊, 連鄰居幾個以前矮個孩子, 一下子都高了好幾釐米;而無論看“先天優勢”還是“發育速度”都領先的女兒,
Advertisiment
她趕緊帶著女兒去醫院做了骨骼測試, 結果醫生的話讓劉女士心都涼了半截:女兒這是早發育了, 導致骨骼閉合過早, 以後怕是難長高了。 同時, 也對於自己沒及時關注女兒的變化後悔不已。
其實寶媽們身邊應該也不乏這樣的例子:一些孩子在小學就猛長, 到了青春期身高反而沒變化了。
實際上, 除了遺傳, 孩子身高跟飲食、生活習慣也是密切相關的。 兒科醫生提醒大家, 以下3種孩子很難長高, 所以想要大高個的家長一定要注意了!
發育過早型
有時孩子發育快, 不一定是值得驕傲的事。 因為孩子發育越早, 發育結束的時間就越容易提前到來。
Advertisiment
成年後, 那些早發育的孩子, 往往比同齡人矮一頭。 據統計, 孩子發育提前一年, 平均少長3-5cm。
一般情況下, 男孩9歲前睾丸開始明顯增大, 女孩10歲左右月經初潮, 就算提前發育了。
為了預防過早發育, 一方面, 家長不要過早給孩子食用各種補品, 甚至增高藥;另一方面, 現在很多零食, 其實也是導致過早發育的“罪魁禍首”。
過度肥胖型
這是因為肥胖會導致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減少, 以及造成孩子發育提前, 從而影響孩子長高。
正如上面已經說過的, 其實給孩子提供的最好營養, 依然是魚肉蛋奶和新鮮蔬果, 所謂補品、還有各種垃圾食品, 給孩子帶來的只會是身體負擔!
家族遺傳性矮小型
我們都知道,
Advertisiment
但是, 告訴大家這些, 當然不是讓大家焦急;相反, 正因為有30%的可控因素, 無論矮個還是高個的家長, 都應該對孩子的生長發育負責——
不要仗著自己高, 就不重視孩子的飲食、睡眠、運動;也不要因為自己太矮, 就放棄幫助孩子發揮增高潛力。
畢竟, 當你做好這些的時候, 哪怕孩子不能達到理想身高, 也是幫孩子培養了良好的飲食作息習慣, 從而讓孩子身體健康、精神飽滿、受益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