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兒童免疫接種後的反應及處理方法

在兒童中推行計畫免疫, 是為了有效地控制結核、脊髓灰質炎、百日咳、白喉、破傷風、麻疹等6種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 由於人們對免疫接種後的一些反應和禁忌症瞭解甚少, 常見到有些家長因小孩預防接種後出現不適而不知所措。 有的一天跑幾趟醫院;有的自作主張給孩子找藥吃。 為了幫助家長瞭解計畫免疫, 正確對待和處理預防接種後的各種反應, 特介紹有關知識如下:

一、與保健單位聯繫。

嬰兒出生後, 家長應按免疫接種程式及時與地段保健單位或防疫部門聯繫, 瞭解計畫免疫的有關知識並介紹小兒情況,

Advertisiment
以便地段保健人員給小兒做健康檢査, 按時為小兒做各種預防接種。

二、注意觀察預防接種後小兒的各種反應。

a.全身反應。 首先觀察小兒體溫, 因為人體受到任何外來刺激都會有反應。 預防接種的疫苗都是生物製品, 是用微生物或其代謝物製成的, 對人來說都是異性蛋白,小兒接種或口服疫苗後, 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反應。 接種疫苗後6~24小時左右, 小兒體溫開始升高, 持續1~2天, 體溫多在37℃~38.5℃左右, 有的可能更高些, 可伴有頭痛、乏力、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 這些症狀如在24小時內消失, 是正常反應;如果發熱持續2-3天或更長時間, 並且伴有其他症狀, 就應帶小兒到醫院檢查, 看是否合併其他疾病。 如果發熱超過38.5X:而無其他合併症者,

Advertisiment
多見於以下情況:①對疫苗反應特別敏感的小兒;②小兒原體質較弱或在預防注射前就患有感冒或其他疾患;③小兒已感染該種傳染病, 處於潛伏期;④注射疫苗劑量過大等等。 除個別較重的小兒需到醫院診治外, 多數在家服用解熱鎮靜劑退熱即可。

b.局部反應。 用注射或劃痕方法接種疫苗的, 可發生局部反應, 如接種部位紅、腫、熱、痛等, 其中有的紅腫範圍大些, 有的範圍小些;重的可伴有淋巴結炎, 一般1~2天就可以消失。 但有的疫苗可能在接種2~4周內局部留有硬結、潰瘍等。 如接種卡介苗後約4~5周, 接種部位出現直徑0.5釐米以下的淺表潰瘍, 這是正常現象, 不需任何處理。

c.異常反應。 接種各種疫苗後的異常反應一般很少見,

Advertisiment
即使發生, 積極搶救也是能夠避免不良後果的。 最常見的異常反應是小兒接種後發生過敏皮疹, 偶有接種後暈厥和過敏性休克的, 都是在接種時或接種後突然發生。 異常反應輕的, 表現為心慌、氣短、噁心、嘔吐’有虛弱感, 多數在短時間內能恢復正常。 異常反應重的, 則表現為面色蒼白、心跳加快、出冷汗、手足發涼甚至突然失去知覺。 這時應立即讓孩子平臥, 保持頭低位, 並保持安靜, 可給些溫開水或糖水喝, 一般不需特殊處理即能恢復。 若採取上述措施仍不能恢復者, 趕緊送醫院處理。

三、家長要瞭解各種菌苗的接種方法。 有的用注射法, 有的用口服法, 有的用劃痕法。 如小兒麻痹糖丸, 只能用冷開水服用而不可用熱水服,

Advertisiment
否則就無效了。

四、家長要瞭解自己的孩子有無預防接種的禁忌症。 如果有禁忌症, 應向保健醫生說明, 不要給孩子接種疫苗, 以免發生不良反應。

孩子打預防針後應適當休息, 多喝開水, 多吃些水果和有營養、易消化吸收的食品。 勤換衣服, 暫時不要洗澡, 以防感染。 應避免激烈的運動, 注意不要讓孩子著涼感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