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兒童冬季吃好喝好有攻略

俗話說:冬令進補。 進入冬季, 很多家長又開始關心起孩子吃的問題, 希望孩子在這個需要“補”的季節多“吃”一點。 不過, 在如今物質豐富的環境中, 父母卻在養育兒童時面臨多種多樣吃的問題。

吃有多重要?

吃是生長發育的物質基礎;吃是獨立能力的標誌;吃能培養眼、手協調功能, 有利將來讀書寫字;吃是社會禮儀學習的一部分。

兒童常見九大飲食問題

吃得慢:吃吃停停, 拖拖拉拉, 甚至超過1小時;吃得少:吃兩口就不肯吃了;強烈偏食:愛喝奶或稀軟的東西;拒絕某些食物:質地硬的不吃, 不肯咬肉;不願嘗試新食品:看到沒吃過的直搖頭;對食物不感興趣:一上飯桌就板起臉,

Advertisiment
吃飯時開溜;吃飯時做其他事情:看電視、聽故事;吃飯地點不固定:到處亂跑, 甚至乘電梯上上下下;吃飯時需要一些小道具:一手捏一隻玩具, 張嘴等大人喂。

吃不好的嚴重後果——長不好

影響生長發育:吃得少、吃得細、吃得慢等等都會影響兒童的體重、身高和大腦的功能。 重者營養不良、生長遲緩、貧血, 臨床表現為兒童矮小、瘦弱、易生病、煩躁、易發火、面色蒼白、無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 有些方面的損傷不可逆轉, 例如兒童第一年的身長平均增加25釐米, 是人生中增長最快的高峰期, 如果因為吃的少而使生長減緩, 即使第2、3年吃得再多, 也不可能獲得這樣的生長速度,

Advertisiment
而是不長高卻長胖。

影響智力發育:吃得不好會造成運動發育和語言發育相對延遲。 另外, 貧血會對兒童的智力可造成不可逆的損害, 這在國內外的研究中已屢有報導。

影響抵抗力:吃不好會造成微量營養素如鈣、鋅、鐵、碘等及維生素A、B、C、D、E等的不足或缺乏, 雖然臨床上表現並不十分明顯, 但如果父母不察覺, 兒童始終處於精力不足、抵抗力差等亞健康狀況。

家長常見餵養誤區

飲食的誤區:飲料多、海鮮多、水果多, 主食少、膳食纖維少、蔬菜少。

行為的誤區:餵飯多、強迫多、零食多、衝突多, 鼓勵少、互動少、放手少。

典型案例:12月大的女孩音音, 因為吃得少和慢, 體格發育非常緩慢。 經過醫生瞭解, 她平時主要由外公、外婆帶養, 從11月大起才添加少量輔食,

Advertisiment
而且以糊狀食物為主。 飲食十分單調, 以配方奶、米粉、肝粉、菜粉為主。 外公外婆認為, 孩子未出牙, 不能吃固體食物, 只有將食物弄細方可幫助其消化吸收。 1歲時, 外父還是將大米打成粉糊狀喂她吃。

除了吃的問題, 音音睡眠安排也不合理:晚上10點後上床, 11點入睡, 早上9點後起床, 晚間安排吃奶兩次。 平時雖有戶外活動, 但每次出門都要塗防曬霜、戴帽子。  

兒童吃的禮儀規矩

每餐30分鐘以內, 不拖延時間;進食不分心, 不許看電視、講故事、玩玩具等;固定地點進食, 不追逐餵飯;鼓勵自己動手, 不能總是餵飯;食譜多樣化, 不挑揀幾種食物;按時進食, 限制兩餐之間的零食, 不在餐前吃飲料。

冬令時節兒童切忌“亂補”

眼下,

Advertisiment
冬令進補不僅成為中老年人的選擇, 少年兒童也不甘落後, 許多家長想方設法為孩子買不同類型的補品, 又是補鈣、又是補腦、又是補眼……有關專家指出, 兒童冬令切莫“亂補”。

專家認為, 身體發育好、沒有疾病的孩子是不需要用藥物來進補的。 但有三類孩子可以考慮在冬天適當進補:第一類是先天不足、身體發育緩慢的孩子;第二類是平時一貫體弱多病, 容易發生感冒、咳嗽、支氣管炎、哮喘和肺炎的孩子;第三類是脾胃虛弱、消化道功能差、食欲不振、容易腹瀉的孩子。 後兩類孩子進補前需先向醫生說明情況, 瞭解孩子的體質後再給他們進補。

其實, 對兒童來說, 三餐營養的科學搭配是最重要的。 藥補不如食補。 冬天可以多食用紅棗、蓮子、糯米、山藥、龍眼肉和藕等,

Advertisiment
雞、鴨、魚、肉、蛋和奶等高蛋白食物適當食用可以增加熱量。 此外不要忘記多吃蔬菜和水果, 以及維生素、纖維素和糧食、澱粉之類的食品。

同時, 冬令進補必須根據體質, 如對容易感冒、咳嗽的兒童, 可以用黃芪、百合、胡桃仁和甜杏仁熬粥, 有補氣益肺的作用;對於厭食的兒童, 可用山藥、粳米等熬粥, 有健脾開胃的作用;兒童在冬季適量吃些硬殼類食品, 如:胡桃、小核桃、栗子和松子仁, 有益智健腦的作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