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現在兒童專用藥物非常少, 因此兒童吃成人藥物的情況非常普遍。 人人都知道兒童和成人用藥有區別。 但在大多數人的認知裡, 這種區別主要體現在服用劑量的不同, 而藥物本身是可以混用的。 事實上, 這種普遍的認識存在偏差, 兒童和成人的體質存在很大差異, 藥物產生的毒副作用較之成人更為明顯, 因此在用藥方法、用藥劑量、用藥劑型等方面都應特別講究, 否則就容易陷入誤區, 造成兒童藥物中毒, 致殘甚至喪命。
縮量服用成人藥 用藥方法不科學
現在家庭自購藥品服用的現象很多,
Advertisiment
藥理專家指出, 兒童與成年人不只存在體重上的差距, 更重要的是在生理、病理等方面有很大差別, 縮量服藥並不能保證用藥安全。 兒童身體各組織器官尚未發育完全, 特別是肝、腎等藥物代謝器官尚未成熟, 解毒、排泄功能較弱, 因此有些成人能用的藥物即使減小劑量小兒也不宜服用。 例如抗菌藥“氟喹諾酮”可引起關節病變,
Advertisiment
專家提醒家長最好不要貿然給孩子自行用藥, 孩子生病應及時上醫院確診, 謹遵醫囑用藥。 即使是自己為孩子選擇藥物, 也應首先看藥物說明書中有沒有標注兒童劑量, 有標注可以服用, 沒有的話則需要諮詢醫生;同時應充分考慮兒童的生理特點和年齡段,儘量規避已知的高風險藥物, 並遵照藥物說明書限定的劑量嚴格用藥。
說明書含糊其辭 用藥劑量不準確
值得注意的是, 很多藥品由於不是專門的兒童用藥,
Advertisiment
專家表示, 藥物服用時劑量正負誤差不能超過5%, 因為劑量偏小, 不能發揮藥效;劑量超標, 又容易產生毒副作用。 但目前不少藥品說明書措辭不清或服用方式不明確, 家長自己很難準確掌握劑量, 應儘量在醫生或藥劑師指導下用藥。 同時應把握的大前提是, 孩子用藥量絕對不能超過成人, 即便按照體重計算已經超過成人用量,
Advertisiment
隨意改變藥物劑型 易增藥物毒副作用
另一方面, 為了符合兒童用藥劑量或方便喂服, 不少家長或把成人用的藥片切分、碾碎後給孩子服用, 或把藥物膠囊內容物倒出來喂兒童, 甚至把針劑改為口服, 給患兒服用。 這些隨意改變藥物原有劑型的做法, 不但減弱了藥效, 還容易增加藥品的毒副作用, 造成不良後果。
藥片分割後不但味道更苦, 孩子很難接受, 更重要的是破壞了藥物的包膜和膠囊, 有些包膜或膠囊本來能起到緩釋、控釋、腸溶、遮味等作用, 分割之後就會失去這些特殊保護作用, 不僅使藥物的原有劑型局部生物效應受到破壞,
Advertisiment
保障兒童用藥安全, 需要國家加大兒童用藥的監管力度, 需要生產企業多開發適合兒童服用的藥物劑型, 更需要父母切實掌握科學的用藥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