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南方有煲湯習慣, 總認為喝湯最有營養。 為了孩子健康, 媽媽會不厭其煩地給孩子煲魚湯、雞湯、鴨湯、肉湯但如果孩子只喝湯、不吃肉, 就等于揀了芝麻丟了西瓜, 把絕大部分營養素都丟失了。
要知道, 煲湯時水溫升高, 動物性食物中所含的蛋白質遇熱后發生蛋白質變性, 就凝固在肉里, 真正能溶到湯中的是少量蛋白質。 有一句俗話叫肉爛在鍋里。 如果孩子能連湯帶肉一起吃, 煲湯不失為一種給孩子做輔食的方法。 但孩子胃容量較小, 如果大量喝湯就會影響其他食物的攝入。 因此, 希望讓孩子通過喝湯獲得這些動物性食物中的絕大部分蛋白質并沒有在湯里。
Advertisiment
另外, 煲湯也要講究方法。 在用動物性食物做原料時, 涼水下鍋, 水開后改成微火, 長時間地燉湯, 之后加鹽等都是避免蛋白質過早凝固在肉里, 讓湯營養盡可能豐富的有效措施。
煲湯秘訣:煲出一流美味鮮湯
餐桌上有碗熱氣騰騰的鮮湯, 常使人垂涎欲滴, 特別是在冬春季, 湯既能助人取暖, 又能使人的胃口大開。
煲湯往往選擇富含蛋白質的動物原料, 最好用牛、羊、豬骨和雞、鴨骨等。 其做法是:先把原料洗凈, 入鍋后一次加足冷水, 用旺火煮沸, 再改用小火, 持續20分鐘, 撇沫, 加姜和料酒等調料, 待水再沸后用中火保持沸騰3~4小時, 使原料里的蛋白質更多地溶解,
Advertisiment
三煲四燉:煲, 就是用文火煮食物, 慢慢地熬
煲可以使食物的營養成分有效地溶解在湯水中, 易于人體消化和吸收。 煲湯雖被稱作廚房里的工夫活, 但并不是因為它在烹制上很繁瑣, 而是因為需要的烹調時間長, 有些耗工夫。 事實上, 煲湯很容易, 只要原料調配合理, 三煲四燉(廚師俗語:煲一般需要兩至三小時, 燉需要四小時), 慢慢在火上煲著即可。 火不要過大, 火候以湯沸騰程度為準, 開鍋后, 小火慢燉, 火候掌握在湯可以開著即可。
熱點關鍵字:營養飲食;兒童飲食;兒童喝“煲湯”有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