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獨特的性格看似難以捉摸, 其實大腦構造中早已有所體現。
英國、義大利和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 人的性格與大腦結構密切相關。 大腦不同區域的形狀、大小能影響性格, 大腦結構也可能隨性格而變化。
測量比對
英國赫爾大學安納萊娜・文內裡與義大利帕爾馬大學、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科學家對85名受試者的大腦進行掃描, 觀察、測量大腦各個區域的形狀和大小。 此次測量精確到立方毫米。
通過比較受試者大腦結構異同和不同區域的大小, 按心理學家根據臨床研究得出的個性評測系統,
Advertisiment
英國《獨立報》11日介紹說, 這4種個性類型包括衝動、任性的“獵奇型”性格;悲觀、羞澀的“傷害回避型”性格;容易成癮、沉溺的“獎勵依賴型”性格和勤奮、刻苦的完美主義者――“持久型”性格。
研究人員說, 通過測量大腦特定區域的大小能瞭解大腦結構上的區別, 反映出人們不同的個性。
特徵明顯
文內裡說, 具有“獵奇型”性格的人大腦位於眼眶上方的區域比其他人大, 這個區域較小的人則較易膽怯, 總想尋求他人同意、贊許。
大腦額葉皮質紋狀體區受傷的人易患孤獨症, 而屬“獎勵依賴型”性格的人這一區域的組織比其他類型的人少得多, 造成了他們較易沉溺某種事物不能自拔的個性。 屢教不改的賭徒多屬於這種類型。
Advertisiment
“傷害回避型”性格的人大腦眶額皮層和枕骨後的區域腦組織比其他人少得多。
這次研究結果顯示, 性格與生俱來。 但在成長過程中, 隨著經歷的豐富和個性的改變, 大腦也會隨之發生變化。
研究人員說, 研究將有助於通過掃描大腦結構, 根據特定區域的形狀和大小測試兒童未來的性格。
情感活動
人的性格取決於大腦, 情感也與大腦活動密切相關。
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神經生理學和認知能力研究中心教授馬里奧・博勒加德研究發現, 無條件的關心與付出是大腦7個區域相互作用的結果。 這是一種獨立的情感, 與愛情的關聯不甚密切。
這項研究受試者是一些幫助有學習困難的人的志願者。
Advertisiment
研究還發現, 無條件付出時, 大腦也會釋放多巴胺。 這是一種能使人感覺愉快的物質, 付出者能因此產生已得到回報的感覺甚至難以抑制的喜悅。
博勒加德說, 無條件的愛, 毫無保留的付出曾被視為一種崇高精神, 但現在發現這種付出有神經學基礎。 “無條件付出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聯繫。 這種聯繫結實、堅固, 對人類的繁衍生息作用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