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兒童學哲學從聽小故事開始

為什麼魯王用優美的樂曲、盛大筵席來招待海鳥卻把海鳥給嚇死了?為什麼鄭人非要拿著量好的尺碼才能買到鞋?筆者在六一小學瞭解到, 這些“搞腦筋”的答案就將出現在他們正在編寫的兒童哲學校本教材中。

筆者發現這本尚未完工的教材並沒有板起臉孔講大道理,而是用生趣盎然的小故事述說一條條深刻的哲理。 “書裡並沒有生搬硬套一個個大道理, 而是讓學生在故事、案例、問題中進行獨立的思考。 比如魯王養鳥的故事就體現了英國政治家莫利·J的一句名言:人不僅要做好事, 更要以正確的方式做好事。

Advertisiment
”教材的編撰人六一小學的張紅老師告訴筆者, 兒童哲學重在對兒童進行多角度思考能力的訓練, 使兒童初步掌握批判性思考與反思性思考的基本方法, 培養兒童邏輯與認知能力。 這本教材分為認知篇、方法篇及倫理篇, 培養孩子們認識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並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