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兒童學畫畫需要天分嗎

兒童學習繪畫, 無論資質如何都可成才!只要發掘他的特點, 順著他的特質去訓練。 因為在藝術中“笨”也是一種天分。

兒童學畫畫是否需要天分?許多家長為此感到迷惑。 常有家長讓我幫著鑒別他的孩子是否具有繪畫天賦, 能不能學畫畫。

其實所有的小朋友都喜歡畫畫, 都能畫得很好, 他們大膽的想像, 大膽的下筆揮灑是專業藝術家所求之不得的。 如果把繪畫大師童年的作品與小朋友的塗鴉作比較, 就會發現兩者其實沒有什麼區別。

藝術學習的目的並不是要讓每個孩子都成為藝術家。 我女兒寒林學畫是在家庭環境薰陶中自然而然學起來的,

Advertisiment
從沒有讓她當畫家的打算。 學畫過程中也沒有發現她有別于常人的天分, 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女孩。 由於學習得法, 學起來很輕鬆。

寒林兒童時期的畫, 我們從不用好與壞作為衡量標準, 只是希望她在繪畫遊戲中得到快樂, 同時在繪畫中增強她的動手能力。 想法很簡單。

我常見有的家長因為孩子畫得不像而急躁不安, 對孩子斥責不斷。 有的老師為迎合家長要求, 揠苗助長地讓孩子學習成人畫的技法。 這種做法對孩子的長期發展有害無益。

兒童畫的美並不表現在繪畫技巧上, 孩子們用好奇的眼睛觀察世界, 流露出童心童真。 這是兒童畫的可愛之處。 也就是說孩子們畫畫並不需要什麼繪畫技法,

Advertisiment
只需要在紙上率真大膽地宣洩就行了。

有的人在某一方面表現相當聰明, 而這種聰明是與生俱來的, 人們稱這種人為天才。 人類歷史上的達・芬奇、牛頓、愛因斯坦等等都屬於這一類的天才。 他們的科學發明基於嚴密的邏輯推理, 世間萬物在他們的眼裡只是一些物質和元素。 這些科學家的成功除了努力之外, 還得靠絕頂的聰明。

而藝術家的天分在世俗眼裡往往是可笑的, 如九十多歲的國畫大師齊白石, 畫出來的東西還是孩童時眼中所見的東西, 充滿了童趣。 這位老先生除了每天畫這種看似幼稚的水墨畫, 他處理生活上的事情表現出來的能力和小孩一樣單純幼稚。

荷蘭畫家凡・高,

Advertisiment
如果以常人的標準作衡量, 很難稱之為天才。 凡・高童年時並不是乖巧的小孩, 甚至有點笨手笨腳, 不討人喜歡, 青年時代也看不出有繪畫才華。

凡・高的畫總是顯得笨拙, 但是, 他充滿感情地畫破舊的靠椅, 畫踏遍人間含辛茹苦的皮鞋。 他生活清貧, 卻每天執著地畫這些平凡的事物。 沒有人認為他是天才, 他也從來不關心自己是不是天才。 他不懂得迎合世俗的要求, 所以他的畫才超凡脫俗, 不為時人所理解, 他對美的追求表現出悲天憫人的天地大愛。 凡・高的畫與畫家本人一樣, 雖然不討人喜歡卻不影響其偉大和永恆。

在繪畫藝術領域, “聰明”和“愚笨”並不被看得那麼嚴重, 日常生活境界中聰明和愚笨的差別, 在藝術境界中常常是等齊一致的。

Advertisiment

懂得了這個道理, 家長應該不會再過分在意孩子學畫的天分了。

在高明的雕刻家的眼裡, 沒有“朽木不可雕”的原料。 一個合格的美術老師應該具備“龍蟲”共雕的本事。

有的家長並不願意孩子將來成為專業畫家, 但孩子表現出來的藝術特質又讓他們難以割捨。 在社會轉型時期, 嚴肅的文學藝術出現了倒退, 以前人人羡慕的藝術家在商品大潮中已處於尷尬的境地。

家長們當然要問, 藝術家究竟還有沒有出路?孩子學繪畫藝術還有沒有用?家長無不擔心孩子今後的工作和出路, 這是一個很實際的問題。

有沒有一種兩全其美的學科, 既能照顧到孩子的藝術興趣, 又能夠解除家長的心裡擔憂呢?這個學科就是藝術設計。

Advertisiment
藝術設計是一門新興的學科, 它包含建築設計、環境設計、工業設計、動畫設計、服裝設計等等。 藝術設計近幾年已發展成熱門專業, 報考這個專業的人特別多, 它與繪畫藝術有著密切的關係。 在高考中, 藝術設計的考試內容與純繪畫幾乎相同, 同樣是考素描、色彩、速寫。

純繪畫專業培養的是畫家, 藝術設計專業培養出來的人稱為設計師。 設計師的任務是運用美學知識和科學技術為日常生活服務。

女兒寒林在大學裡學的便是藝術設計專業。 藝術設計屬於實用美術。 它對於藝術的天分要求沒那麼高, 聰明的孩子能學, 相對遲鈍的孩子也能學。 循規蹈矩的孩子能學得好, 離經叛道的孩子也能學得好。 設計是講究創意的,有時候,笨孩子的反向思維反而能設計出新意來。

這幾年,我接觸了不少家長,幾乎每位家長都期望自己的孩子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成為佼佼者,不管自己的孩子學習成績好與差,都願意相信他是最聰明的。學習好的孩子學畫,父母希望將來孩子在高考中多一種選擇。

學習差的孩子,父母認為孩子讀書不行,但有藝術天資,相信孩子在藝術方面可以成功。因此,家長們都特別在意孩子的繪畫天分。

以上所述也許無法解答家長的所有疑問,但文中談及的關於藝術學習和藝術創作的一些常識,希望能對家長們有用,也希望家長們繼續相信孩子的藝術天分,相信孩子是一塊可以雕琢的璞玉。孩子三四歲時,大人在他無意識的塗鴉線條中,説明他找出圖形,加上幾筆,使之具體化,讓孩子感受到畫筆的神奇。

設計是講究創意的,有時候,笨孩子的反向思維反而能設計出新意來。

這幾年,我接觸了不少家長,幾乎每位家長都期望自己的孩子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成為佼佼者,不管自己的孩子學習成績好與差,都願意相信他是最聰明的。學習好的孩子學畫,父母希望將來孩子在高考中多一種選擇。

學習差的孩子,父母認為孩子讀書不行,但有藝術天資,相信孩子在藝術方面可以成功。因此,家長們都特別在意孩子的繪畫天分。

以上所述也許無法解答家長的所有疑問,但文中談及的關於藝術學習和藝術創作的一些常識,希望能對家長們有用,也希望家長們繼續相信孩子的藝術天分,相信孩子是一塊可以雕琢的璞玉。孩子三四歲時,大人在他無意識的塗鴉線條中,説明他找出圖形,加上幾筆,使之具體化,讓孩子感受到畫筆的神奇。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