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父母的都盼著自己的孩子呱呱墜地後儘快學會說話, 用推嫩的語聲叫“爸爸”、“媽媽”。 要做到這一點, 必須注意把握兒童學習語言的“關鍵期”。
關鍵期是指“學習的最佳時機, 或形成某種行為的最佳時機。 在這個期間給兒童提供刺激最容易獲得反應, 錯過了這個時機, 反應或者不能獲得或者不能達到最好水準。 ”而語言是反映大腦發展狀態和聰明程度的重要標誌, 是思維的直接表現。
孩子從出生到掌握語言, 一般需要3-4年的時間, 而語言發育的關鍵期是2-4歲。 專家認為, 9個月到24個月(2歲)是理解語言的關鍵期,
Advertisiment
語言發育過程中, 最主要的因素是聽覺刺激, 一個重度先天性聽力障礙的患兒, 在語言發育的關鍵年齡未得到有效治療, 其語言不可能發育, 因而素有“十聾九啞”之說。
由於他們在語言發育關鍵期沒有得到聽覺刺激, 所以智力也不能正常發展。 死後解剖也證明他們大腦皮層革層某些部位存在缺陷。 相反, 同樣是一名重度先天性聽力障礙患兒, 在語言發育的關鍵期, 借助助聽器中安放人工耳蝸等方法, 使其能得到聽覺刺激, 語言就可以發育。
但錯過了語言關鍵期即使得到聽覺刺激, 語言的正常發育也將成為不可能。
Advertisiment
通常要到8、9天才能睜開眼睛, 看清東西。 如果在這可以透光但是還睜不開眼睛的8、9天內, 用手術方法把仔貓的眼睛皮縫上, 使光一點兒透不進去, 9天以後, 再拆線把眼睛打開, 結果這只貓就成了盲貓。
用電子顯微鏡觀察這樣的貓腦, 就會發現其大腦皮層視覺區和相關部位的突然數量比正常貓腦大為減少。 如果出生後立刻作這樣手術, 2、3天后拆線, 那麼仔貓也會變成不完全的盲貓。
如果在出生後的頭幾天接受光的刺激, 發育基礎已經打好, 再作這種手術, 就不會成為盲貓。 由此可見, 聽覺刺激是語言形成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就象貓的視力發育不能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