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每次生病了上醫院, 總少不了輸液和吃藥。 是藥三分毒的道理大家都知道, 可孩子生病了沒辦法啊, 就算媽媽再不願意也只得遵照醫生的吩咐, 叫你輸就得輸, 讓你吃就得吃。
治療這些小兒疾病, 難道就真沒有不吃藥、不打針的治療方法了嗎?其實, 據中醫介紹稱, 很多小兒常見疾病, 都可以通過推拿來治療。 媽媽育兒網小編現在就為大家介紹幾個最簡單、且最常用的推拿手法, 麻麻快來學哦!
1. 推"天河水"低燒時, 可幫寶寶退燒
位置:"天河水"位於前臂內側正中, 自腕橫紋至肘橫紋成一直線
主治:可治療寶寶舌尖紅、嘴唇紅等上火症狀,
Advertisiment
手法:在寶寶的"天河水"部位抹一些水或油(起到潤滑作用), 大人食指和中指併攏從"腕橫紋"至"肘橫紋"一次次地推(要稍有點力度)。 如果寶寶一隻手臂推紅了, 可換到另一隻手臂上推。 寶寶發燒時推1000次, 不發燒時推100-200次。
2. 揉"小天心"可治寶寶睡覺不安穩
位置:"小天心"位於掌根, 大小魚際交接之凹陷中
主治:寶寶睡覺不安穩、抽搐、夜啼不安、小便赤澀、目赤腫痛、口舌生瘡、眼睛斜視等症
手法:用大人的中指或大拇指, 揉"小天心"(寶寶的左右手均可), 要稍有力度。 寶寶年齡越大, 揉的次數越多。
Advertisiment
可幫寶寶止汗
位置:"腎頂"位於小指的頂端。
主治:可治療寶寶病後出汗多、自汗、盜汗等症狀。
手法:將寶寶的小指架在大人一隻手的虎口處, 用另一隻手的大拇指, 揉寶寶小指(左右手均可)的"腎頂"。 寶寶的手指比較小, 揉小指最頂端一截即可。 一般揉200到300次, 年齡小的寶寶, 少揉一會兒, 年齡大的, 多揉一會兒。
4. 揉"掌小橫紋"可治扁桃體發炎、流口水
位置:在掌面小指根下, 手掌橫紋的末端。
主治:主要治療寶寶的各種口腔問題, 比如扁桃體發炎、口舌生瘡、流口水、咳嗽、肺炎等。
手法:用大人的拇指或中指在"掌小橫紋"上揉動, 一般揉100到500次, 1歲以下的寶寶可以揉100次,
Advertisiment
可治拉肚子、大便幹
位置:從食指指根到指尖, 靠近虎口的一面, 呈一條直線
主治:可治療拉肚子、大便幹、便秘、腹痛等。
手法:如果寶寶是拉肚子, 可以用大人的大拇指, 從寶寶的指尖向指根推, 這叫"補大腸";如果寶寶是大便幹、便秘, 從寶寶的指根向指尖推, 這叫"清大腸"。 一般推300次左右即可。
6. 捏脊發燒兩三天不退, 可有效退燒
位置:沿脊柱
主治:可治療寶寶消化不良、營養不良、腹瀉、便秘、腸功能紊亂、神經衰弱等, 尤其是寶寶發燒2到3天仍不退燒, 用此法可顯著退燒。
手法:大人用雙手, 沿著寶寶脊柱的兩旁, 用捏法把皮捏起來, 邊提捏, 邊向前推進, 由尾骶部捏到枕項部, 如此這般重複3到5遍。 捏到寶寶微微出汗為宜,
Advertisiment
順時針治便秘, 逆時針止腹瀉
位置:腹部
主治:可用于治療寶寶便秘、腹脹、厭食、腹瀉等症。
手法:大人用手掌(用掌根用力, 稍有點力度)揉寶寶的腹部。 順時針揉, 可治寶寶便秘、腹脹、厭食等症狀;逆時針揉, 可治寶寶腹瀉。 一般揉100到200次即可。 揉時寶寶應感覺比較舒服, 如感覺很疼, 可能寶寶有闌尾炎等疾病, 應及時送醫。
活用推拿手法, 可預防或緩解病痛
四大手法, 預防呼吸系統疾病"四大手法"即:開天門, 推坎宮, 揉太陽, 點揉耳後高骨。
這四大手法配合運用, 可預防和治療小兒呼吸系統疾病, 如輕型感冒、發熱、發汗、頭痛等。 預防時, 一般四大手法每種手法都要按揉100次;治療時, 則根據小兒病情輕重,
Advertisiment
1. 開天門:眉中至前髮際正中, 由下向上推。
2. 推坎宮:眉骨上, 由內向外推。
3. 揉太陽:由手輕揉寶寶兩側太陽穴。
4. 耳後高骨:用手輕揉, 寶寶兩耳後、乳突後緣與後髮際交界處。
多種推拿組合, 緩解常見病對於一些常見疾病, 可採用某一種推拿手法, 也可多種手法結合, 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比如:
1. 反復呼吸系統疾病:推天河水+揉小天心+四大手法
2. 風寒感冒:推天河水+揉小天心+四大手法
3. 風熱感冒:推天河水+四大手法
4. 厭食:清大腸+推天河水+捏脊+摩腹
5. 便秘:清大腸+推天河水+順時針摩腹
6. 自汗盜汗:推天河水+點按腎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