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教育書籍
對於兒童教育, 不是簡簡單單的教和育, 它的最終目的應該是要把兒童的潛力百分之百的發揮出來。
兒童教育不是僅僅把孩子養大, 而是要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全面發展的人, 一個健全人格的人, 一個有著自己理想的人。 兒童潛能遞減法則:“兒童教育的越晚, 兒童與生俱來的潛能就發揮的越晚。 在兒童智力的曙光剛出現時就開始兒童教育。 ”
兒童教育是要父母用一生去實現的, 路途艱難而漫長。
“良好的家庭兒童教育是成就天才的目的和手段, 社會的希望在於兒童教育, 同樣,
Advertisiment
“在西方, 像《卡爾×威特兒童教育全書》《斯托夫人自然教子書》《莫札特兒童教育風暴》《蒙台梭利育兒全書》等, 都被稱之為早期兒童教育奇書。 ”
兒童教育的最終目的, 是讓孩子的行為和思想趨向成長, 成為一位具有自信心與安定感、誠實、慎重、品格優良、富於正義感的孩子。
幼稚教育概括起來包括幾個方面:
一、 孩子喜歡“工作”甚於遊戲。
二、獨立是兒童成長的主要目的, 也是成長的必要條件, 孩子們渴望擺脫大人的擺佈和干涉, 而自己發展他的生命。
三、 孩子能夠自己選擇所能、所喜的事物來探索, 才會有興趣學習, 也才能產生學習的意願。
四、“適應環境”是幼兒一切智慧成長的原因。
兒童在智力的發展上,
Advertisiment
獎懲對幼兒的學習有害無益。 這種思想構成了蒙台梭利的教學基礎, 並由此產生了舉世聞名的蒙台梭利教學法。
智力和性格, 從出生到三歲, 就已經完成了60%, 而且這三年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 到了六歲, 腦細胞的組織完成了80%, 這一時期必須以遊戲化的學習方式教導, 在音樂、語言、文字或者繪畫方面, 才會有明顯的進步。 到八歲時, 腦部的發育達到了90%。 也就是說兒童入學時, 智力大致上就已經決定了。 年齡越小, 培養愈容易, 效果愈好。
那麼多年幼的孩子們的合奏, 簡直如同一個獨奏的那樣和諧。 究竟是誰創造了這個令全世界關注的奇跡呢?他就是日本著名兒童教育家和音樂家鎮木鈴一先生。
Advertisiment
鈴木的兒童教育方針是:“去培養孩子美好的心靈、敏銳的感覺、優良的能力。 ”在鈴木看來, 實施才能兒童教育的目的就是努力培養孩子的純潔心靈, 只有促進孩子心靈的發展, 才是提高孩子能力的最佳途徑。
在兒童教育的過程中, 鈴木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正確觀察或判斷事物的能力, 不是眼力, 而是作為開發整個身體能力的內心感受, 眼力只不過是培養人的內心感覺的一部分而已。 只要有生命, 誰都有開發正確判斷事物的能力, 即使身體及其他感覺器官有缺陷, 但在孩子生命中還蘊藏著不斷彌補其缺陷的各種能力的可能性。
兒童教育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學齡前的家庭兒童教育,
Advertisiment
所以啟動自己智慧, 來為自己的孩子籌畫未來吧!讓你的孩子擁有一個可以自由發展的空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