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與老師、同學的關係。 小學兒童, 特別是低年級兒童, 可以說是無條件地崇拜老師, 把老師的話當成金科玉律。 所以, 老師對、學生的態度會對學生的心理產生重大的影響。
有的老師常常對成績好的學生、聰明伶俐的學生有所偏愛, 而對成績差的學生、不太聽話的學生則漠不關心, 結果造成學生心理狀態不平衡。 例如, 老師對抱期望的學生親切、和藹、關懷備至;對不抱期望的學生冷漠、歧視、不理不睬。 於是, 學生也以不同的態度和不同的方式對老師作出反應。 老師喜’愛的學生,
Advertisiment
同學之間的關係。 兒童喜歡成群玩耍和學習, 但這個“群”的大小是隨著年齡增長而變化的。 在低年級, 一般是兩三人的小集體, 他們常在一起遊戲或學習。 這個集體形式, 往往是由於住地接近或某種偶然機會的結合。 這樣的結合自然是不牢固的, 容易分散。
Advertisiment
高年級學生, 由於“觀點”相同而集聚成小集體。 它以組織堅固, 團結性強為特徵, 有公認的領導人, 有對集體的責任、義務和道德。 這種集體從好的方面說, 可以鍛煉對將來生活的適應能力, 親身體會人際關係原則, 等等。 從壞的方面說, 這種小集體也會形成具有破壞性的小集團, 違反紀律, 危害治安, 如果有人揭發其不良行為,
Advertisiment
②學習中的心理衛生。 學習是小學生的主導活動, 他們在集體中的地位如何, 在老師心目中的地位如何, 多取決於學習成績。 學習成績好的學生, 得到老師的好評價, 在集體中也受到尊重;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 往往被集體疏遠, 感到孤立和自卑, 給個性發展帶來極不利的影響。
一般說來, 兒童都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正常情況下, 他們都熱愛學校和集體, 喜歡學習。 這時, 教師只要注意激發學生的正確學習動機, 培養學習興趣, 教給他們科學的學習方法, 就可以使所有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高, 增長知識, 發展了智力。 但是,
Advertisiment
③不良行為問題:這裡的不良行為, 是指翹課、偷竊和對, 性的過分關心。
翹課有複雜的心理機制, 它以個性特徵為基礎, 以各種外在因素為契機。 具有內向的、自我中心傾向和自卑感強的學生, 如果學習成績不好, 受到老師或同學的非難和拒絕, 就會發展到翹課。 所以, 兒童翹課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
Advertisiment
偷竊行為在兒童中不時發生, 但情節都很簡單和輕微, 嚴格說來可以不算偷竊。 發生這種行為的原因, 主要是對物體佔有者的羡慕和貪小便宜, 也由兒童對這種行為的錯誤性質認識不足。 所以, 發現這種兒童時, 應堅持說服教育, 切忌當眾出醜給兒童加上小偷的罪名。 否則, 傷害兒童自尊心後將帶來嚴重後果。
對性的過分關心的兒童, 一般是由於內容不健康的電影、戲劇、文學作品等的影響, 使其產生了好奇心。 所以, 對兒童這種行為不能簡單地斥為作風不正、流氓之類, 也不應該當眾批評。 公開的批評反而刺激其他學生的好奇心, 受斥責的會喪失自尊心, 產生自卑感。 妥善的辦法是個別談話,使他知道錯在那裡,應當如何改正。
妥善的辦法是個別談話,使他知道錯在那裡,應當如何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