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兒童急性腸胃炎試試食療

秋季是寶寶急性胃腸炎的高發季節, 而常見的症狀有輕型腹瀉, 較重的腹瀉, 甚至有腹脹, 有全身中毒症狀;如不規則低燒或高燒, 煩躁不安進而精神不振, 意識朦朧, 甚至昏迷。

爸爸媽媽可以觀察寶寶:一般狀況良好, 每天大便在10次以下, 為黃色或黃綠色, 少量粘液或白色皂塊, 糞質不多, 有時大便呈“蛋花湯樣”。 如果每天大便數次至數十次。 大量水樣便, 少量粘液, 噁心嘔吐, 食欲低下, 有時嘔吐出咖啡樣物。 如出現低血鉀, 應該緊急就醫。

急性腸胃炎多因進食生冷刺激性食物、暴飲暴食、腹部受涼或進食腐敗變質的食物引起,

Advertisiment
主要症狀是噁心、嘔吐、腹瀉、腹痛。 若病者口渴, 舌紅, 苔黃, 則為熱證;若病者口不渴, 舌淡, 苔白, 則為寒證。

小 兒胃腸炎的治療主要是病因治療和對症治療, 就是說, 急性胃腸炎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一定要設法查出病因並及時消除這個病根子。 寶寶出現什麼症狀, 就設法消 除這個對身體有害的症狀。 如果是由消化不良引起的, 可以調整飲食並服用乳酶生、酵母片等;如果是由身體的其他疾病引起的, 就積極治療疾病;如果是不合理使 用抗生素引起的, 就需請教醫生, 停用抗生素。 寶寶嘔吐、腹瀉失水過多, 要及時補充水和電解質。 發高燒時, 應採用物理或藥物降溫;缺鉀補鉀, 缺鈣補鈣。 有代 謝性酸中毒或休克時,

Advertisiment
應及時採取措施進行急救。

寶寶腸胃炎可試試這幾個食方

萊菔仔(蘿蔔仔)粥:取蘿蔔仔10g, 粳米50g。 先將萊菔仔炒至香熟, 然後研成細末。 將粳米加水煮粥, 再加萊菔仔末調和食用。 萊菔仔有理氣和助消化的作用, 適用於8個月以上寶寶傷食性腹瀉。

豆蔻粥:取豆蔻5g, 生薑2片, 粳米50g。 將豆蔻搗碎研末將粳米加水煮沸後加生薑及豆蔻末煮成粥食用。 有溫胃、消食作用, 適用於1歲以上有腹冷、嘔吐、虛瀉的寶寶。

香薑脫脂奶:取丁香2粒, 薑汁5ml, 脫脂奶250m;。 將薑汁、脫脂奶及丁香同放鍋內煮沸, 去丁香加少許糖飲用。 可溫胃有止吐瀉的作用。 適用於3個月以上有消化不良腹瀉的寶寶。

橘餅茶:取橘餅2個。 將橘餅切成薄片, 放入茶壺中, 用沸水沖泡,

Advertisiment
約15分鐘可飲用。 適用于6個月以上小兒傷食引起的腹瀉。

糖炒山楂:取山楂30g, 紅糖15g。 將去核的山楂與紅糖炒5分鐘, 用開水泡後飲用。 山楂有消食作用, 適用於1歲以上因肉食過多引起的腹瀉的寶寶。

神曲萊菔麥芽湯:取神曲20g, 炒萊菔仔10g, 炒麥芽10g。 將以上3味加水煮20分鐘飲用。 適用於1歲以上因吃麵食過多引起的腹脹、腹瀉的寶寶。

檳榔萊菔飲:取檳榔10g, 萊菔仔10g, 鮮橘皮10g, 白糖12g。 將檳榔打碎。 萊菔仔在小鍋中炒香, 然後搗碎。 取1個新鮮橘皮, 剪成細絲狀, 將以上3味 藥加水煮10分鐘, 去渣留汁, 加白糖後服用。 有利氣、消食、除脹作用, 適用於1歲以上消化不良性腹脹、口臭、腹瀉的寶寶。

車前子粥:取車前子30g, 紗布包, 加水500ml, 煎餘300ml, 去渣, 加粳米50g煮粥, 分2次溫服。 適用於1歲以上感染性胃腸炎的寶寶。

Advertisiment

烏梅葛根湯:取烏梅10g, 葛根10g, 加水250ml, 用大火煮沸後, 小火燒20分鐘, 去渣加紅糖少許, 分數次飲用。 適用於6個月以上患秋季腹瀉的寶寶。

陳皮紅棗湯:取紅棗12只洗淨晾乾, 放在鐵鍋內炒成微焦, 取洗淨的陳皮(曬乾的橘皮)10g, 加入紅棗和水煎15分鐘, 代茶飲。 適用於6個月以上消化不良性腹瀉的寶寶。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