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兒童患了手足口病嚴重嗎

手足口病是嬰幼兒出現了手口足病主要的症狀是發熱、口腔潰瘍和皰疹、發熱。 這是一種常見的疾病。 有哪些防止措施呢?吃什麼藥好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小兒手足口病的治療時可以在局部塗些金黴素魚肝油, 保持清潔, 避免發生繼發細菌感染, 還可以減輕小兒的疼痛和早日癒合糜爛面。 還可服用維生素B2、病毒唑、病毒靈等抗病毒的藥物。 因口腔有糜爛, 小兒吃東西較困難, 可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 飯後漱口。 若出現了發熱, 可合理的選用一些安全的乙醯氨基酚、布洛酚等退燒藥。 若孩子一旦出現了發熱、出疹等表現,

Advertisiment
要及時帶孩子到醫院檢查, 並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

手足口病屬於常見的兒童疾病, 手足口病嚴重嗎?爸媽不用太擔心, 這種病通常是由腸道引起的病毒的傳染病, 到醫院後, 遵照醫生的囑咐, 按時塗抹醫生開的藥膏後一周左右兒童就能康復。 手足口病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 兒童在手、足、口腔等部位會出現皰疹, 少數患兒還會引起很多的併發症, 肺水腫、心肌炎、無菌性腦膜腦炎等。

手足口病發病初期的症狀是兒童先會出現發熱、流口水, 咳嗽流涕等, 和上呼吸到感染的症狀相似。 有的孩子還會出現噁心、嘔吐等, 過段時間後有些橢圓形或梭形的水泡在手、足的指及趾背部出現, 有紅暈水皰的周圍液體清亮,

Advertisiment
皮紋與水皰的長軸是一致的。 在水皰的中心凹陷隨後會變黃、乾燥、脫屑, 另外出手足外, 較為堅硬的淡紅色丘疹也會散在指、趾端。

水泡也會同時散有在口腔裡, 如舌口腔粘膜、齒齦、嘴唇上, 但這些水皰很快就會破潰形成白色的小點, 一層外周有紅暈的灰白色膜, 可見到一些點狀或片狀的糜爛面在灰白色的膜下。

預防手足口病的措施有哪些?口鼻的飛沫、食物是手足口病主要傳播途徑, 因此預防上主要應做到:注意飲食衛生, 吃飯前洗手, 避免病從口入;到幼稚園時, 避免與患兒接觸, 幼稚園也應及時採取隔離措施;若出現相關症狀也應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 兒童在家治療時儘量不要與其他兒童接觸,

Advertisiment
父母要將患兒的衣服進行晾曬, 以及對衣服和糞便都要進行消毒處理;若患兒症狀較輕可不必住院, 宜居家治療、休息, 以減少交叉感染。 每週進行適當的鍛煉, 加強體質。 調理脾胃, 及早治療食積。

被污染的日用品及食具等應消毒, 患兒糞便及排泄物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 衣物置陽光下暴曬, 室內保持通風換氣。 飯前便後、外出後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給兒童洗手, 不要讓兒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避免接觸患病兒童。

孩子應儘量不要到擁擠的公共場所, 減少被感染機會;本病流行期間不宜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 注意保持家庭環境衛生, 居室要經常通風, 勤曬衣被。 注意嬰幼兒的營養、休息, 避免日光曝曬,

Advertisiment
防止過度疲勞。

總結:兒童患上手足口病家長們不要太擔心, 這是常見的一種由病毒引起的腸胃傳染病。 一旦發現兒童有相關症狀出現, 可到醫院聽從醫生的建議, 兒童較為嚴重的應住院治療, 若症狀較輕的則可居家治療, 治療過程中一定要保持兒童各方面衛生的清潔, 按照以上的步驟進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