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兒童愛擠眉弄眼小心患上抽動症

日常生活中, 孩子喜歡扮鬼臉, 我們總會以為孩子是比較調皮而已。 但是如果我說孩子愛擠眉弄眼是病, 你肯定會以為我在危言聳聽, 其實不然, 在日常生活及臨床工作中, 我們常常會聽到一些家長或老師抱怨孩子調皮, 總是喜歡做一些習慣性動作, 雖然對其進行了教育或嚴厲的批評, 但這些壞毛病並沒有減輕, 反而適得其反。

這種現象在醫學上稱之為抽動穢語綜合征或兒童抽動症。 該病是一種複雜的神經精神障礙。 起病于兒童時期, 以男孩多見, 患病高峰為6-10歲。 兒童常因身體某些部位的不適感產生習慣性動作並固定下來。

Advertisiment
有些可考慮與遺傳因素有關。 不良的家庭環境、不正確的教育方法、家庭生活事件、父母特殊性格、親子關係不融洽、學習負擔過重、考試失敗、兒童社會活動過多、不恰當用藥等均可成為誘發因素。

抽動症的症狀:

患兒常表現突然、快速、重複、不自主、多變的抽動, 往往於打遊戲機、看動畫片時症狀減輕或消失, 睡眠時症狀消失。 抽動一般起始於頭面部肌肉, 如眨眼、擠眉、扮鬼臉等動作。 隨著病情的發展, 抽動逐漸累及身體各部位。 發聲抽動是另一主要症狀, 表現為從嘴裡發出一種吭吭的聲音, 或講髒話, 重複模仿話語等。 有些患兒會出現強迫症狀、注意缺陷或多動、厭學、自傷、猥褻、攻擊行為等。

Advertisiment
該病往往持續數年, 部分患兒青春期後症狀可改善或緩解, 有些人可遷延至成年甚至終身。

兒童患有抽動症, 家長應該這樣做:

抽動穢語綜合征是以多發性肌肉抽動和穢褻語言為主要表現的一種原發性中樞神經錐體外系疾病。 其臨床特徵為慢性、波動性、多發性運動肌快速抽搐, 並伴有不自主發聲和言語障礙。 起病在2歲~12歲之間, 病程持續時間長, 可自行緩解或加重。 本病發病無季節性, 男孩發病率較女孩約高3倍。 孩子一旦確診這個病,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合理的教養, 重視兒童的心理狀態, 保證兒童有規律性的生活, 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不過食辛辣、生冷食物或有興奮性和刺激性的飲料。 關懷和愛護患兒,

Advertisiment
耐心講清病情, 給予安慰和鼓勵, 不在精神上施加壓力, 不責駡和體罰。 不看緊張、驚險、刺激的影視節目, 不宜長時間看電視、玩電腦和遊戲機。

當兒童抽動發作時, 不要強迫其控制, 最好採用轉移法, 讓他做些力所能及的輕鬆的事, 通過肢體有目的的活動而減輕症狀。 微量元素的缺乏, 會導致病情加重或療效不好, 故及時調整缺乏的鈣、鋅等元素會對治療有很大幫助。 兒童常因抽動症狀而深感自卑, 不願出頭露面, 社交退縮。 如果此時父母沒完沒了地指責, 猶如雪上加霜, 所以最好的辦法是打破惡性循環, 在醫生指導下正確診斷和治療, 早日恢復健康。

在中醫特色治療方面, 可用中藥治療:

以調和陰陽為治療原則, 補益心腎、滋腎平肝、補益心脾。

Advertisiment
中醫辨證將該病分為氣鬱化火、脾虛痰聚、陰虛風動和脾虛肝熱型, 因此治療的原則應清肝瀉火, 熄風鎮驚;健脾化痰、平肝熄風;滋陰潛陽, 柔肝熄風;健脾清熱, 疏肝平肝。 常用的方藥有:清肝達郁湯、十味溫膽湯、大定風珠加減、丹梔逍遙丸。

乖乖網愛心提醒:

孩子如果常常不自覺地擠眉弄眼, 愛做鬼臉, 家長最好帶其去醫院就診, 運用以上綜合的措施堅持採取治療, 讓孩子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不影響生活及學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