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兒童感知發育特徵簡述

感知, 即感知覺, 具體來說就是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鼻子聞、用手摸。 感覺是對物體的個別屬性的反映, 知覺是對整個物體的認知。 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感覺和知覺。

新生兒的視、聽、嗅、味、觸覺等已有初步形成, 並有許多原始性動物反射, 如吸吮等, 有些簡單的感知。 出生3個月左右就開始選擇人。 半歲時能用特別的微笑、發聲和哭鬧來表示自己對母親的依戀。 1歲時開始出現了知覺。 幼兒時期對外界的理解主要取決於主體的情緒狀態。 他們對形與色的感知有所分化, 對形狀與大小的辨別相當正確,

Advertisiment
而對線的判斷則較晚;能準確區別紅、黃、藍、綠等基本顏色;皮膚能辨別物體的軟、硬、冷、熱等特性;能夠把同樣顏色或同樣圖形的積木聚集在一起。 空間知覺和時間知覺初步發展起來。 3歲能辨上下;4歲辨前後;5歲辨自身左右04~5歲時已有早上、晚上、今天、明天、昨天的時間概念;5~6歲時能區別前天、後天、大後天。

童年期和青春初期兒童的感知進一步發展, 進一步成熟, 觀察能力進一步增強, 他們可以對周圍的人和事提出異議, 但常常是帶有感情、表情去把握物件。 由於感知物件的局部和全體不統一, 他們很難把局部作為全體中的~部分去感知, 往往憑直覺, 綜合、分析力較差。 此時正是孩子世界觀、人生觀形成時期, 正確地認識感知物件,

Advertisiment
正確地評價感知物件, 對孩子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有重要意義。 教師和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 正確認識和評價周圍客體, 讓孩子從小能辨別真善美, 不要讓孩子形成錯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