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兒童感覺統合失調症

什麼是兒童感覺統合失調?

有些孩子的注意力特別不易集中、記憶力差、做事丟三拉四、學習成績差、做作業拖拉、調皮多動任性、行為衝動、冒險、但精細動作差如系鞋帶扣紐扣困難、講話結巴不流暢、詞不達意;有的又易緊張、膽小、退縮、偏執、愛哭、不合群、吃飯挑食或暴飲暴食。 過去, 有的人將這些問題診斷為多動症, 給孩子吃藥、打針等, 但收效甚微, 而且還可能造成兒童發育不良;還有的家長認為孩子是性格問題, 有意不聽話, 對孩子又打又罵, 造成了孩子的身心創傷。

1970年, 美國的心理學家愛瑞斯首先發現了在3-13歲兒童中,

Advertisiment
有10%-30%的兒童出現上述症候群, 並且容易出現學習困難, 研究發現它並不是智慧發育有問題也不是教育上的問題, 而是兒童大腦功能發育不協調, 與大腦整合功能不完善不健全有關, 需要進行心理訓練來加以矯正。 正常時, 人的大腦皮層會對所接受的資訊, 既往的記憶、經驗、情感進行匯總分析, 然後才作出恰當的反應, 這個過程就是整合作用。 整合功能的健全有賴於整個大腦皮層功能的協調。 正常人在清醒時整合功能是正常的, 但在某些兒童, 因大腦皮層各部分區域興奮程度不一樣, 部分區域或細胞核團功能相對活躍, 這就造成了大腦皮層的協調性變差, 整合功能就紊亂, 從而導致上述症狀的出現。
Advertisiment
隨著獨生子女的增多, 兒童感覺統合失調的發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

兒童感覺統合失調的表現

1、視覺統合失調

表現為閱讀困難, 常會出現跳行、翻書頁碼不對、抄錯題目等視覺上的錯誤, 並易產生疲勞, 寫錯字、算錯數和看書"串列"。 另外, 在生活中丟三拉四, 似乎經常在找東西。

2、聽覺統合失調

通常聽不懂老師、爸爸媽媽的話, 不清楚爸媽佈置的任務, 平時爸爸媽媽喊他, 他也不在意。 同時, 他們記憶力差, 和他說過多遍的事也會輕易忘掉。

3、平衡失調

在重力感、方向感和距離感上都有問題。 注意力不集中, 寫字過重或過輕、字的大小不一、出圈出格、偏旁顛倒;害怕上下樓梯、好動而笨拙, 經常將鞋穿反。 距離觀測不准讓孩子無法正確掌握方向;做事協調能力差則會使他們缺乏自信心。

Advertisiment

4、觸覺過敏

對別人的觸摸十分敏感, 他們害怕觸摸, 有時正常接觸也會被孩子認為是“打”了他。 在學習與生活中表現為好動、不安、脾氣大、愛咬手指, 怕剃頭、怕打針, 且注意力難以集中, 上課時老是做小動作。 爸媽總以為孩子得了"多動症"。 觸覺統合失調的孩子在心理上總處在一定的紊亂狀態, 其學習與生活品質必然會下降。

5、本體統合失調

由於各方面協調差, 孩子可能運動時笨拙, 如不會跳繩, 跑步動作不協調, 常常撞倒東西或跌倒;呼吸和語言的協調也差, 唱歌發音不准, 甚至會口吃等。 這些原因導致孩子孤僻、害羞、固執、缺乏自信、愛挑釁、發脾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