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抑郁癥從小開始防治
行為突變應警惕
兒童還不具備和成人一樣能全面用語言表達復雜情緒體驗的能力,
因此,
行為的異常突變就成為兒童抑郁癥的重要診斷標準。
Advertisiment
性格突變。
當一個外向樂觀的孩子突然變得沉默、自卑、內向、退縮時, 或當一個文靜、有禮貌的孩子突然變得急躁、容易激動、沒禮貌, 以及經常與家長和老師產生對立情緒時, 就應考慮患抑郁癥的可能。
學習突變。
當一個一貫成績優良, 勤奮好學的學生突然出現學習困難, 注意力和記憶力下降, 上課不專心, 作業完成困難, 成績急劇下降, 以及自暴自棄時, 一定要帶他們去看心理醫生, 以便及時診治。
失眠。
兒童一般很少失眠, 若一個孩子失眠、夜驚、多惡夢、睡眠中經常輾轉反側, 且持續時間長達數月, 日間精神萎靡不振, 這就應警惕患抑郁癥的可能。
抑郁癥患兒往往感到很孤獨, 認為沒有人能理解他們,
Advertisiment
精神壓力的產物
雖然引發兒童抑郁癥的病因有多種, 但最重要的還是精神壓力。 不少患者幼年時期心理素質較差, 自尊心很強, 但又很脆弱, 心理不穩定, 遇到困難就容易產生精神壓力。 如果兒童長期處在這樣的重壓之下, 那么一個微小的挫折就有可能摧毀其精神, 讓他們患上抑郁癥。
首先, 來自學習方面的壓力。 大體上說, 每一種學習障礙都會導致情緒問題, 都會使兒童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 使自己的信心發生動搖, 并感到沮喪和憂愁。 而這些情緒問題又會進一步影響學生的學習,Advertisiment
其次, 父母或老師管教方式不恰當。 當孩子出現成績滑坡或犯錯誤時, 沒能得到父母和老師的諒解、鼓勵, 而是遭受到嚴厲的教訓、責罵, 甚至體罰, 這樣極易摧毀孩子脆弱的自信, 重創他們的自尊, 讓他們害怕見到父母或老師, 陷入過度擔心、害怕的狀態, 這樣就容易發生孤僻、沉默、自卑等抑郁情緒。
再次, 心理應激事件也是誘因。 如失去親人、父母離異、缺乏家庭溫暖, 以及遭到虐待、拋棄等。
及時治療是關鍵
兒童抑郁癥和成年人有較大的不同, 容易被家長和老師忽視, 因此, 重視兒童抑郁癥的早期識別和防治,
Advertisiment
導致兒童抑郁癥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 但我們仍可從兒童的生活經歷中找出某些原因。 根據患兒發病的有關因素和癥狀特征, 可以采取心理治療, 包括行為療法、游戲療法、暗示療法等。 同時要對患兒進行耐心的引導, 幫助患兒克服情緒上的障礙, 逐步培養其堅強健全的性格。 要鼓勵他們積極參加實踐活動, 改善情緒, 增進與同學的交往, 使他們更好地適應環境。 同時, 家長要學會正確地教育孩子, 改善家庭環境, 以減少對孩子心理上的不良刺激。
必要的時候, 須在醫生指導下對患兒進行藥物治療, 家長切勿隨便給孩子亂用藥物。 同時, 家庭治療必須貫穿治療全過程。 孩子的進步, 離不開父母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