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換牙的期間, 我們可能需要特別注意家庭護理工作, 而這其中的護理內容既包括生理護理, 更包括心理護理, 以保證孩子健康順利的度過換牙期。 那麼兒童換牙期護理內容有哪些?母嬰專家指出, 為了保證寶寶的口腔健康, 我們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避免孩子出現不良的習慣。
生理護理
1.請注意乳牙是否滯留或早失。 乳牙脫落有一定的時間和順序, 應脫落而不落稱乳牙滯留, 其後果往往是恒牙不能在正常的位置萌出。 最常見的是下前恒牙在乳牙內側長出, 上前恒牙在乳牙的外側長出,
Advertisiment
若乳牙在應脫落之前就脫落了, 稱為乳牙早失, 這往往會造成兩側鄰牙向缺牙空隙傾斜, 使缺牙間隙變小, 恒牙因間隙不夠而錯位萌出。 此時應在乳牙缺隙處載缺隙保持器(由醫院口腔科定做), 防止兩側牙齒傾斜, 以保持恒牙應有的萌出位置, 直至恒牙萌出。
2.應注意恒牙萌出是否有困難。 乳牙過早脫落, 孩子習慣用牙床咀嚼、舔吮, 牙床會變得肥厚而堅韌, 阻礙恒牙萌出。 因此, 如果孩子已到換牙的年齡而恒牙未長出, 應帶孩子及時到醫院檢查, 以取得醫生的幫助。 孩子缺鈣也是恒牙遲遲萌出的重要原因,
Advertisiment
3.注意孩子口腔的清潔衛生。 在換牙期, 乳牙與恒牙共存, 恒牙剛剛萌出, 特別是作為“咬合關鍵”的“六齡牙”, 體積大、咬合面窩溝多, 容易滯留食物殘渣, 加之多數兒童不愛刷牙, 喜食甜食, 常常發生齲壞, 一旦發生, 應及早治療。 此時最重要的是教會孩子正確地刷牙。
4.注意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 在換牙期, 乳牙鬆動即將脫落時, 兒童常習慣用舌舔鬆動的牙, 這是一種不良習慣, 會影響恒牙的正常萌出, 應及時給予糾正, 以防錯位咬合——即牙排列不整齊。
5.兒童在換牙期, 牙齒在替換, 頜骨在發育, 隨之逐漸建立咬合關係, 有時會出現暫時性的錯位咬合, 在牙齒的發育過程中, 往往能自行調整而恢復正常。 有的錯位咬合,
Advertisiment
心理護理
換牙期孩子的自尊心已經建立起來, 對於門牙好不好看, 嘴上不說, 心裡很在乎。 若以此捉弄, 孩子會產生自卑心理, 甚至拼命舔牙齒希望快長出來, 結果卻適得其反。 可以告訴孩子, 白天鵝都是由醜小鴨變過來的, 門牙脫落、長得不好看就是一個蛻變的過程, 證明“你快長大了”, 而且每個小朋友長大都要經過這個過程。
以上就是兒童換牙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的介紹, 所以在這個時期我們需要做的工作有很多, 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能順利的脫掉乳牙患上恒牙。 隨年齡增長, 應讓孩子多吃些耐嚼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