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兒童早期智力到底該如何開發?

不少父母熱衷於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實施各種各樣的教育, 認為越早開始學習, 就能越大限度地開發孩子的智力和能力, 這樣對嗎?

提前“開發智力”, 可能遭遇“後勁不足”。 培養寶寶要遵循大腦發育規律, 而不是盲目地、過早地施加學習壓力。

寶寶智力開發過度, 1歲聽古詩3歲不能言

不少父母熱衷於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實施各種各樣的教育, 認為越早開始學習, 就能越大限度地開發孩子的智力和能力。 有這樣一對焦慮的爸媽:孩子不滿1歲時家裡就開始開發孩子的語言能力, 比如念古詩、講故事給孩子聽。

Advertisiment
2歲時, 爸媽開始對孩子講英語, 希望培養孩子的“語感”。 但如今, 孩子3歲多了, 連一句完整的話也說不清楚。  

兒童早期智慧到底該如何開發?

兒童早期智慧開發是指兒童具備某種能力之前的適當時期, 給他們提供恰當的刺激以促進大腦的發育, 加速兒童的先天潛能變成現實能力。 如何掌握這個適當時期非常重要。 兒童語言發育是循序漸進的, 比如新生兒語言表達就是哭;到了3個月, 會發出“嗯, 啊”的聲音和微笑來表達;7-9個月會對外界有應答, 會牙牙學語;1歲左右的才會應答簡單指令;13-18個月時是孩子的詞彙爆發期;19-24個月時才會出現短語;36個月時會使用句子、提問、應答等多種表達方式。  

在專家看來, 當孩子還不能對整句語言完全理解時,

Advertisiment
就對著孩子念難以理解的古詩, 講有邏輯性的故事, 甚至英文, 這種所謂的早期開發都是無效的。 相反, 還會錯過寶寶最佳的語言發育期。 除語言外, 孩子的視覺、聽覺和行為發育都是循序漸進的, 父母過早施加學習壓力只會使孩子產生恐懼心理、抵制情緒, 挫敗孩子學習的信心和興趣。  

親子交流最重要, 別讓孩子戀上“電子保姆”

在此期間, 爸媽與孩子的交流互動也是十分重要的。 如今很小的孩子玩iPad非常熟練, 而且聚精會神, 對周圍的人和物完全不關心, 孩子們看似很乖很專心, 但是危害正在一步步逼近, 電子螢幕的“光污染”危害著孩子的視力, 使孩子長期處於神經高度緊張的狀態, 另外,

Advertisiment
“電子保姆”的超強吸引力取代了父母應該給予孩子的陪伴和溝通。 從寶寶出生到5歲, 家庭給孩子的影響極大, 包括語言交流、行為指導, 爸媽應牢牢把握這一黃金時期, 提高與孩子溝通的能力和方法, 而不應把孩子丟給“電子保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