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三歲的老麼是個男孩子, 脾氣很倔強, 小腦袋裡裝滿了問題, 在服從一道命令之前, 必先搞清楚“為什麼?”十分難應付。
有一天早晨, 剛睡醒就嚷著要喝牛奶。 我說:“起來刷刷牙, 再給你牛奶喝。 ”他說:“我要先喝牛奶再刷牙。 ”我說:“這樣不衛生, 聽媽媽的話, 先刷牙再喝牛奶。 ”“不要!不要就是不要!給我牛奶!給我牛奶!”賴在床上哭鬧起來。 我知道現在不是講理的時機, 不理是我常採取的對策。 等他哭累了, 經驗會告訴他:“媽媽比他更倔強。 ”自個兒鬧沒意思, 而且也得不到牛奶, 他會很不情願地自動“投降”。
“媽, 來!”這一步我必須讓他,
Advertisiment
他一骨碌爬起來, 跑到浴室刷牙去了。 我和他比賽, 看誰刷得最乾淨, 他開心了。 我給他牛奶, 還加上他喜歡的可哥, 他很高興地道了謝, 喝了兩口, 問我:“白天為什麼小蟲不出來拉屎?”“夜裡我們睡覺的時候,
Advertisiment
要帶他去打腦炎預防針, 他頑強地不肯接受, 但聽完了“小明不打針, 一病變成大傻瓜”的故事, 明白了為什麼要打針的道理, 就乖乖地伸出小胳臂。 每天為解答他的“為什麼?”我的絞盡腦汁, 隨時編造適合四歲孩子的小故事。 每次他都得到滿意的答案, 因此對“為什麼”感到莫大的興趣, 一天到晚尋找問題來問我。 帶他上街寄信, 就問為什麼郵筒裡的信, 會跑到外公家?讓他剪貼郵票玩兒, 就問我為什麼每張郵票都蓋有黑印?帶他坐車,
Advertisiment
許多複雜的問題, 尤其自然科學方面的深奧道理, 連我自己都搞不清楚, 實在很難解釋。 但我不願讓他失望, 努力尋求淺顯易懂的詞句或比喻, 以“問答方式”引導他一步一步地求出答案。 例如他抱著畫本問我:“媽, 你喜歡火車還是汽車?”我就引他注意火車與汽車的不同和優缺點, 問他:“火車可以栽多少人和東西?”“火車走什麼路?”“汽車走什麼路?”“哪樣方便?”等等, 提出問題讓他比較, 提醒他觀察, 激發他思考, 進而訓練他推理的能力。
以前多數人都相信,
Advertisiment
“兒童智力可以由啟發而提高”這個消息, 對我們這對平庸不出眾, 自知生不出高智力兒女的夫婦, 是一大喜訊。 膝下正有一個未滿四歲的男孩, 我怎麼不用心思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