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引起家長的擔憂, 是因為由於孩子的不專心, 影響了他們在生活和學習上的表現。 比如, 吃飯做事三心二意, 常常東張西望, 心不在焉;上課走神、作業拖拉、學習成績極不穩定, 坐不住, 表現為明顯的“專注力差”。 遇到這些問題, 家長該怎麼辦?
Advertisiment
學習不專心, 玩遊戲專心, 是不是注意力的問題?
在對待孩子的注意力問題上, 不少父母存在疑問:“我的孩子只是在完成學校任務、寫作業上不專心, 但是看電視、玩遊戲、看漫畫書上還是很專心的, 那麼, 他的注意力到底有沒有問題呢?”
專家指出,注意力分為“被動注意力”和“主動注意力”;“被動注意”是指由於客觀事物吸引了觀察者的注意力, 導致隨意地、無需毅力就能把注意力集中在這些事物上。 漫畫書、電視機、視頻遊戲能夠牢牢地吸引住孩子, 在整個過程中,
Advertisiment
怎樣才能提高兒童的主動注意力?
提高兒童主動注意力的“鑰匙”, 在於增強兒童的自我控制力。 舉個例子, 當孩子在課堂上課時, 聽到操場上學生的嬉鬧聲或其他的干擾聲時, 注意力很容易被這種嬉鬧聲或干擾聲吸引過去, 原先在聽老師講課的主動注意馬上被轉化為去聽外面的干擾聲(被動注意)了。 這時, 自控能力強的孩子會意識到自己關注了外面的干擾聲, 然後把自己的思緒重新拖回到老師的講課上來。
專家指出,
Advertisiment
孩子的自控力不好, 對他影響有多大?
孩子在學業上的問題不過冰山一角, 缺乏自控力的孩子在情緒、人際和生活上都缺乏競爭力。
——他們情緒控制力弱, 急躁, 愛發脾氣, 容易沮喪
——人際控制力弱, 不合群, 不能遵守遊戲規則, 容易受人影響
——生活控制力弱, 不願等待和忍耐, 無法控制欲望, 無法實現目標
科學研究證明了自控力好的孩子未來能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2011年4月, 美國一項關於兒童自控力的研究公佈其結果, 這項研究覆蓋1000名兒童, 從出生一直追蹤到32歲, 該結果表明:在兒童期就能顯示出良好自控力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