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兒童營養不良可致情緒異常

孩子營養狀況滑坡往往是疾病出現之前就已有種種信號出現。 父母若能及時發現這些信號, 並採取相應措施, 就可將營養不良扼制在萌芽狀態之中。

最新研究表明, 兒童營養不良可致情緒異常。 據瞭解, 兒童營養平衡失調會導致發育不良、肥胖、消瘦、貧血、齲齒、腳氣病、消化道疾病等多種病症。 孩子營養狀況不良往往在疾病發生前就會出現一系列徵兆, 情緒異常即為信號之一。

如果兒童出現某些異常情緒或行為, 在排除了某些疾病後, 家長不妨從調整飲食和改正不良飲食習慣入手, 來改善兒童的情緒。

Advertisiment

兒童長期情緒多變, 愛激動、喜吵鬧, 或性情暴躁等, 應考慮是否其甜食吃得過多, 誘發了這些情緒。 另外, 兒童肥胖症、近視、多動症、低智力、齲齒等疾病, 也與甜食攝入過多有關。 家長應限制孩子食糖的攝入量, 平衡孩的飲食。

如果兒童性格鬱鬱寡歡、反應遲鈍、表情麻木等, 應考慮其體內缺乏蛋白質、多種維生素等營養素, 其結果會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貧血、智力低下等。 家長應多給孩子補充水產類、肉類、乳製品等高蛋白白食物, 並給孩子吃些含維生素豐富的西紅肺、桔子、蘋果、青菜等蔬菜水果。

如果兒童經常憂心忡忡、驚恐不安或健忘, 應考慮其是否缺乏B族維生素。 缺乏維生素B會導致食欲不振、腳氣病, 影響生長發育,

Advertisiment
影響腦神經的反應能力, 抑制思維能力等。 家長可適當在飲食中補充些粗糧(如豆類)、蛋黃、豬肝、核桃仁、乳製品、土豆等含維生素B豐富的食品。

(http://www.mama.cn/)提醒, 如果兒童夜間常常手腳抽筋、磨牙, 多為缺鈣的表現;如果兒童常感頭暈目眩或氣虛, 可能是缺鐵所致;如果兒童有異食癖, 則為缺鋅、錳等微量元素所致。 孩子缺乏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會造成發育不良及多種疾病。 家長應該讓孩子多食用些含鈣量豐富的乳製品、魚鬆、蝦皮等;含鐵量豐富的海帶、木耳、蘑菇等;含鋅、錳量豐富的禽類及牡蠣等海產品。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