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藥錯誤可能發生在醫院、家庭、幼稚園等任意給藥環節, 在醫院給藥之前, 藥師會做“四查十對”, 護士會做“三查十對”, 目的都是為了保證患者用藥安全。 提醒家長以及幼兒的照料者, 藥品安全不容一點馬虎, 給兒童用藥之前一定要反復查對! 下面這十條, 是臨床常見的兒童用藥錯誤, 請家長們熟讀並轉發給更多幼兒的照料者周知。
1.錯誤一:沒病用藥預防
媒體曾報導某些幼稚園為了預防流感, 給孩子們集體使用利巴韋林(病毒唑)噴劑、喝板藍根、噴口腔消毒液等;很多家庭也常備板藍根, 認為在流感流行季節給寶寶服用能預防感冒。
Advertisiment
2.錯誤二:濫用或拒絕抗菌藥
濫用抗菌藥將增加抗菌藥耐藥的幾率, 導致孩子一旦真正需要抗菌藥治療時, 卻沒有有效的藥可以用。
不過, 由於現在宣傳得多了, 有一些家長開始一味地拒絕抗菌藥, 這也是不理性的。 抗菌藥是處方藥, 不贊成家長自作主張給孩子使用, 但如果在就診時, 醫生明確診斷是細菌感染並且要求服用抗菌藥了, 就應遵醫囑足量、足療程服用, 而不應抱有排斥心理而盲目拒絕。
Advertisiment
在抗菌藥的使用中, 還存在一些誤區。 一是, 孩子病剛好就立即停用抗菌藥——要知道, 抗菌藥沒用足療程, 也容易導致細菌耐藥;二是, 一旦不見好就隨意停用或頻繁更換抗菌藥——抗菌藥治療細菌性☆禁☆感染是逐漸起效的過程, 大概需要2~3天才能看出效果, 並不是吃一次就能立竿見影;三是, 一些家長認為抗菌藥越新越好, 一到醫院就要求醫生給開第三代、第四代藥——抗菌藥沒有誰比誰更厲害一說, 不同感染部位的致病菌不同, 因此需要不同的抗菌藥。
3.錯誤三:迷信中藥無毒化學藥, 就是通常所說的西藥, 由於是經過臨床試驗才批准上市的, 因此在試驗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反應都會在藥品說明書中注明;而中藥由於是祖國醫學文化的傳承,
Advertisiment
很多家長都有一個錯覺, 認為藥吃得越多, 病好得越快, 於是中藥加西藥, 多種藥一起上。 事實上, 無論中藥還是西藥, 絕大多數進入體內都要經由肝臟代謝滅活, 腎臟排泄清除。 而兒童的肝腎功能還不健全, 如果多種藥同時服, 很容易造成肝腎的損傷。
如果病情確實需要多藥同服, 家長也應該知道正確的方法。
Advertisiment
有些家長在醫院開完藥後, 自己又到藥店去買藥, 如果不注意各種藥物的有效成分, 就可能發生重複用藥, 加重藥物不良反應。 例如, 有退燒作用的對乙醯氨基酚可以存在于多種複方感冒藥中, 如果服退燒藥對乙醯氨基酚的同時, 還服用了其他複方感冒藥, 就有可能導致對乙醯氨基酚過量, 由此造成孩子肝臟損傷。
因此, 現在不主張給兒童使用複方感冒藥。 因為兒童感冒多由病毒引起, 一般5~7天就可自愈, 只需用單一成分退燒藥將體溫控制在38.5℃以下即可。
6.錯誤六:給兒童服大人的藥有些家長會給孩子吃自己服過的覺得有效的藥,
Advertisiment
7.錯誤七:搞混藥名和劑量
一項“國家用藥錯誤報告專案”統計顯示, 將近1/4的用藥錯誤是因搞混藥名所致。 例如兒科常見的“泰諾林”和“泰諾”, 前者是單一成分的藥品, 有效成分對乙醯氨基酚, 用於兒童退燒;而後者是複方藥, 含有4種成分, 除了對乙醯氨基酚外, 還含鹽酸偽麻黃堿、氫溴酸右美沙芬和馬來酸氯苯那敏, 用於兒童感冒的對症治療,有嗜睡、乏力以及食欲不振等副作用。
藥品有不同的劑量單位,家長也需要識別。比如,抗過敏藥西替利嗪的滴劑,對2歲以下兒童每次的劑量是0.25ml(相當於2.5mg有效成分),有些醫生就習慣寫成2.5mg。如果家長沒有注意劑量單位,把2.5mg錯看成2.5ml,給孩子服用就達到了中毒劑量,嚴重者會導致兒童死亡,美國就曾報導過這樣的例子。
8.錯誤八:買藥輕信朋友推薦很多家長喜歡相互交流育兒經,對朋友孩子用過、吃過的藥物都非常信賴。筆者提醒家長,不要根據朋友或熟人的推薦,私自給寶寶服用藥物。因為每個寶寶的年齡、身體發育不同,生病的原因也不一樣,只有專業醫務人員才能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確定他們需要用哪種藥。
9.錯誤九:保健品隨便吃兒童保健品市場一直很紅火,不少家長怕孩子缺維生素或微量元素而選擇給兒童吃保健品。最近,筆者身邊不少媽媽都給孩子從海外購買“小熊糖”,這是一種兒童型多種維生素,不僅口味好,而且外形可愛,不少孩子把它當糖吃。但是需要家長注意的是,國外已有多個關於這種“小熊糖”服用過量的案例報導,都是孩子趁父母不注意的時候大量誤服所致。因此提醒家長們,保健品吃多了也會中毒,要把保健品放到兒童拿不到的地方。
10.錯誤十:洋貨一定好過國貨由於認為洋貨一定好過國貨,導致一些家長喜歡從網路上購買國外的藥,這裡面其實存在很大的風險。由於語言障礙,很多家長無法瞭解國外藥品的真正用途和用法用量,並且由於網上的商家缺乏監管,也很難及時獲得藥品的不良反應資訊。比如網上流行的“小蜜蜂紫草膏”,商家可能會誇大它的療效,說成是可以入口的萬用藥膏。但實際上,其在美國的適應證只是提神醒腦、緩解疲勞,使用人群是2歲以上,而2歲以下的寶寶使用時需要諮詢醫生。這種藥膏的主要成分是紫草科植物,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就其口服劑型曾發出過肝毒性的警告,因此外用時還要避開潰破的皮膚,以防藥物吸收入血。
用於兒童感冒的對症治療,有嗜睡、乏力以及食欲不振等副作用。藥品有不同的劑量單位,家長也需要識別。比如,抗過敏藥西替利嗪的滴劑,對2歲以下兒童每次的劑量是0.25ml(相當於2.5mg有效成分),有些醫生就習慣寫成2.5mg。如果家長沒有注意劑量單位,把2.5mg錯看成2.5ml,給孩子服用就達到了中毒劑量,嚴重者會導致兒童死亡,美國就曾報導過這樣的例子。
8.錯誤八:買藥輕信朋友推薦很多家長喜歡相互交流育兒經,對朋友孩子用過、吃過的藥物都非常信賴。筆者提醒家長,不要根據朋友或熟人的推薦,私自給寶寶服用藥物。因為每個寶寶的年齡、身體發育不同,生病的原因也不一樣,只有專業醫務人員才能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確定他們需要用哪種藥。
9.錯誤九:保健品隨便吃兒童保健品市場一直很紅火,不少家長怕孩子缺維生素或微量元素而選擇給兒童吃保健品。最近,筆者身邊不少媽媽都給孩子從海外購買“小熊糖”,這是一種兒童型多種維生素,不僅口味好,而且外形可愛,不少孩子把它當糖吃。但是需要家長注意的是,國外已有多個關於這種“小熊糖”服用過量的案例報導,都是孩子趁父母不注意的時候大量誤服所致。因此提醒家長們,保健品吃多了也會中毒,要把保健品放到兒童拿不到的地方。
10.錯誤十:洋貨一定好過國貨由於認為洋貨一定好過國貨,導致一些家長喜歡從網路上購買國外的藥,這裡面其實存在很大的風險。由於語言障礙,很多家長無法瞭解國外藥品的真正用途和用法用量,並且由於網上的商家缺乏監管,也很難及時獲得藥品的不良反應資訊。比如網上流行的“小蜜蜂紫草膏”,商家可能會誇大它的療效,說成是可以入口的萬用藥膏。但實際上,其在美國的適應證只是提神醒腦、緩解疲勞,使用人群是2歲以上,而2歲以下的寶寶使用時需要諮詢醫生。這種藥膏的主要成分是紫草科植物,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就其口服劑型曾發出過肝毒性的警告,因此外用時還要避開潰破的皮膚,以防藥物吸收入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