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兒童白血病血常規有什麼異常

1 兒童白血病血常規有什麼異常

1、正常人的紅細胞及血紅蛋白都處在正常範圍, 而白血病患者就會比正常範圍低, 而且還會出現貧血的情況。

2、正常人的白細胞處於正常狀態, 而白血病的患者白細胞會增多, 如果在波片的情況下看還會有數量不一的小的幼稚白細胞, 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白血病細胞。

3、患有白血病的患者會出現血小板的減少。

注意:

1、血紅蛋白正常值:

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新生兒170~200g/l, 低於正常值為貧血。

2、白細胞正常值:

成人(4.0~10.0)×10x9/l;新生兒(15.0~20.0)×10x9/l;6個月至2歲(11.0~12.0)×10x9/l。

3、血小板正常值:

(100~300)×10x9/l。

2 兒童白血病的原因

1、接觸病毒源

白血病發生跟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病毒源有關。

Advertisiment
RNA腫瘤病毒在鼠、貓、雞和牛等動物的致白血病作用已經肯定, 這類病毒所致的白血病多屬於T細胞型。 但目前尚未發現此類病毒與小兒白血病的明確關係。

2、環境污染

現代生活中輻射以及各種污染, 都會讓白血病離我們更近。 有確實證據可以肯定各種電離輻射條件可以引起人類白血病。 白血病的發生取決於人體吸收輻射的劑量, 整個身體或部分軀體受到中等劑量或大劑量輻射後都可誘發白血病。

3、遺傳

臨床調查發現, 在兒童白血病病因中遺傳佔有一定的比例, 有染色體畸變的人群白血病的發病率高於正常人。 當家庭中有一個成員發生白血病時, 其近親發生白血病的機率比一般人高4倍。

Advertisiment

3 兒童白血病怎麼治療

1、化學藥物療法

為白血病的主要療法。 主要原則:聯合、足量、按型、間歇、長期。

(1)聯合用藥:協同增效、減少復發。 可提高緩解率和長期存活率。

(2)足量給藥:在誘導治療階段足夠大量的投藥, 盡可能多的殺滅白血病細胞, 使骨髓迅速達到抑制狀態, 對以後減少復發極為重要。

(3)按型治療:白血病是一組異質性疾病, 不同類型的白血病在治療方案上有所不同, 應按型施治。

(4)間歇化療:兩療程之間應有間歇, 以利正常血細胞再生, 並使處於G0期白血病細胞進入增殖迴圈, 在下次化療中易被殺死。

(5)長期治療:防止復發, 提高長期生存率。

2、化療的基本程式

用幾種不同的藥物聯合、足量用藥, 盡可能多的殺滅白血病細胞,

Advertisiment
力爭在較短時間內(一般4周)使病人儘快達到完全緩解, 骨髓原始細胞降至

緩解後治療:

(1)鞏固治療:目的在於繼續殺滅白血病細胞, 否則極易復發。 此階段可選用誘導階段未用過的藥物, 也可選用與誘導治療相同的方案。 仍採用足量聯合用藥。

(2)髓外白血病預防:由於中樞神經系統和睾丸存在血腦屏障和血睾屏障, 一般常規劑量化療不易通過屏障發揮防治作用, 故應在治療過程中定期採用大劑量藥物和定期鞘內注射藥物來預防。

(3)維持治療:經過誘導及鞏固治療後體內仍存在白血病細胞, 此階段治療目的在於力爭徹底消滅白血病細胞, 使病人獲得長期緩解, 以致治癒。 一般採用幾種藥物輪流序貫使用,

Advertisiment
以防耐藥。

(4)強化治療:在維持治療過程中, 定期插入較強的化療方案, 來提高維持治療的療效。

3、骨髓移植

此療法不僅可提高生存率, 而且有可能使白血病根治。

4 兒童白血病如何護理

1、休息

白血病患兒常有活動無耐力現象, 需臥床休息, 但一般不需絕對臥床。 長期臥床者, 應更換體位、預防壓瘡。

2、觀察感染的早期表現

每天檢查口腔及咽喉部, 有無牙齦腫脹、咽紅、吞咽疼痛感, 皮膚有無破損、紅腫, 外☆禁☆陰、肛周有無異常改變等, 發現感染先兆時, 及時處理。

3、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原則

進行任何穿刺前, 嚴格洗手、嚴格消毒, 各種管道或傷口敷料應定時更換, 以免細菌生長。

4、使用化療藥物時應注意

①掌握化療方案、給藥途徑、密切觀察化療藥物的毒性反應。

Advertisiment

②熟練穿刺技術, 化療藥物多為靜脈途徑給藥, 且有較強的刺激性。 藥物滲漏會引起局部疼痛、腫脹及組織壞死。 注射時需確認靜脈通暢後方能注入, 為避免刺激和損傷血管可置入picc導管。

5、輸血的護理

白血病在治療過程中往往需輸血進行支持治療。 輸血時應嚴格遵守輸血制度, 一般先慢速滴注觀察15min, 若無不良反應, 再按患兒年齡、心肺功能、急慢性貧血程度調整滴速(兒童為20一40滴/min), 輸血過程中應密切觀察輸血引起的不良反應。

6、增加營養

注意飲食衛生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飲食。 鼓勵患者進食, 食品食具應消毒.水果應洗淨、去皮。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