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兒童的一百種語言(6)

Carolyn Edwards Lella Gandini George Formanan

瑞吉歐方案的歷史背景

第一章 背景和起點介紹

學前學校(scuole dsll'infanzia)(上)

當代的學前學校在19世紀就已經根深蒂固了。 其中一個服務於2到6歲幼兒的機構尤為突出, 它是Abbot Ferrante Aporti於1831年在Cremona市建立的。 這個機構非常重視教學, 遊戲經常被男孩子們的工藝活動和女孩子們的家務活動所代替(Della Peruta , 1980)。 1867年以後, 福祿貝爾幼稚園開始在各地產生影響力。 20世紀初, 隨著義大利的工業化進程和進步主義的社會黨的崛起, 對職業婦女的的需求以及對幼兒的照護和教育的需要成為當時社會的焦點。 進步主義的教育家開始關注早期兒童教育。

Advertisiment
根據Pistillo(1989)的描述, 1904年到1913年, 這段時間是早期兒童教育特別蓬勃發展的時期。 Rosa和Carolina Agazzi姐妹形成了一套新的關於幼稚教育的哲學和方法。

然而, 當時的義大利教育部並沒有直接扶持學前教育的發展, 當時的學前教育仍然停留在依靠私人捐資的地步, 後來就逐漸地為羅馬天主教會所控制。 1922年以後, 法西斯政權解散了蒙台梭利幼稚教育, 只支持那些與教會壟斷和控制有關的學校改革。 天主教支援的Agazzi的教學方式遂被宣佈為國家正式的幼稚教育的方法。 1933年是法西斯政權的全盛時期, 超過60%的學前學校由宗教團體所控制(Olmstead 和Weikart, 1944, Pistillo, 1989)。

法西斯政權徹底結束後的幾年期間, 人們開始積極尋求改變。 1945年到1946年期間, 就是二戰結束後的一段較短時期裡,

Advertisiment
義大利人民自力更生。 民族政權也進行了新的改組。 也就是在這一時期, 受當地強烈的改革傳統的影響, 家長們開始自發創辦自己掌管的學校, 如馬拉古奇在第三章裡生動描述的瑞吉歐艾米利亞學校。

20世紀50年代以來, 許多教育家和家長開始意識到迫切需要更多更好的早期兒童教育。 他們也認識到勢力強大的基督教民主黨派根本無意改變早期兒童教育的地位。 這個時候, 新的教育理念正在進入義大利, 有來自法國的“大眾學校”運動;新近翻譯的進步主義教育家Celestin Freinet和杜威的著作。 熱烈的討論激起了人們全面改變教育現狀的決心。 1951年, 合作教育運動(MCE)建立。 這是一個由由初等學校的教師組成的組織, 其目標是在學校裡運用Freinet的教學技術;他們通過帶有義大利風格的討論實現合作。

Advertisiment
合作教育運動的領導人--Bruno Ciari 是一名很有魅力的教育家, 曾受Bologna左翼政府的邀請, 組織並指導該市的學校系統。 實際上, 在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期間, 只有在左翼政權管轄的市里, 進步主義的早期兒童教育體系才得以建立。 在那些堅持中間路線的基

督教民主黨控制的市區, 早期兒童教育仍然普遍受教會壟斷。

Ciari 在他的著作和他為Bologn地區的教師組織的會議, 提出了許多關於教育改革的建議。 和MCE 組織裡的其他成員一樣, Ciari 相信, 通過適宜的早期兒童教育可以導致更加公平的社會。 他的著作成了這種觀點的經典之作。

這些積極的、熱情的、富有思想的對於教育的關注成為義大利早期兒童教育的起點。

Advertisiment
由Ciari發起的討論啟發了人們的思想, 這又反過來幫助Ciari形成了好多主要的教育觀點。 馬拉古奇也參與了這場熱烈的討論, 並在討論中逐漸認識了Ciari。 馬拉古奇深受Ciari的影響, 馬拉古奇(在第三章裡)回憶起Ciari時, 說他是他極好的朋友, 是“幼教領域內最有頭腦、最富有熱情和敏銳才智的人。 ”贊成Ciari的這派人的信念是:教育應該釋放出兒童的活力與能力, 並且促進和提升兒童在交往、社會、情感, 以及批判的、科學的思維等方面和諧而全面的發展。 Ciari(1961)極力主張教育工作者發展與家庭的聯繫, 鼓勵建立由教師、家長和市民組成的教育委員會。 他認為一個教室裡應當有兩名而不是一名教師, 教師應該與其他員工不分等級地協同工作。
Advertisiment
他還認為在一天的部分時間裡應該按照年齡對兒童進行分組, 但在另外一部分時間裡卻應該開放地採用混齡活動的方法, 他還認為每個班級的孩子最多不應該超過20個。 最後, 他還提了好多關於創設教育的物理環境方面的應注意事項(Cirai, 1972)。

1967年, Scuola di Barbiana出版了一本頗具震撼力的小冊子--《致老師的一封信》。 在信裡作者激昂但又義正詞嚴地譴責了公立學校系統中存在的擇校現象和和社會階級歧視現象。 此後, 這封信被廣泛地引用, 成了教育改革的宣言。 1968年爆發了學生運動, 學生佔領了各大學, 並在街上示威遊行。 接下來的一年, 勞工大眾也自發舉行了大規模運動, 圍繞國際勞工條約, 城市裡掀起大規模的罷工運動。婦女團體也大聲疾呼,要求更好的社會服務、教育,以及更好的幼兒照護(New,1993)。所有這些組織經常聯合起來一起上街遊行,向政府和執政黨施加壓力(Corsaro和Emiliani,1992)。(待續)

城市裡掀起大規模的罷工運動。婦女團體也大聲疾呼,要求更好的社會服務、教育,以及更好的幼兒照護(New,1993)。所有這些組織經常聯合起來一起上街遊行,向政府和執政黨施加壓力(Corsaro和Emiliani,1992)。(待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