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兒童的智慧在他們的手指上

在日常生活中, 幼兒見父母洗衣服、洗菜常常會產生一種新奇感, 並模仿起來:你包餃子和麵, 他就伸手楸一塊麵團玩;你洗衣服, 他就在旁邊玩肥皂……孩子這種積極模仿、動腦動手的做法, 不少家長不大理解這是孩子的心理需求, 認為孩子小, 用不著他幹這些活;或者嫌他笨手笨腳, 添亂, 不願讓孩子插手。 有時, 孩子不顧父母的反對, 偷偷地學著幹, 結果甚至受到父母的訓斥。 父母的這種做法, 大大地挫傷了孩子的自主學習和熱愛勞動的積極性。

心理學家研究認為, 人的一舉一動都受大腦的支配, 而人又是通過各種實踐活動,

Advertisiment
是相應的腦細胞得到鍛煉, 促使人的聰明才智的發展。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人生兩隻寶, 雙手和大腦”動手和動腦是互相促進的。 人的思維邏輯越好, 雙手就更靈巧。 很多父母自己也有這方面的經驗, 有些事情不明白, 記不住, 通過自己的摸索、實踐, 慢慢就弄清楚了, 牢牢記住了。

幼兒更是這樣, 因為他們的感知、記憶、思維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的特徵, 他們通過自身積極、主動的探索和直接動手操作, 知識和經驗不段擴大, 認知能力也不斷得到提高。 研究表明, 手腦並用的訓練, 是發展思維的良好手段, 勞動是促進智力發展的實踐活動。 凡是熱愛勞動、雙手靈巧的孩子, 都在智力上表現得更加聰慧。

Advertisiment
前蘇聯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說:“兒童智慧在他們手指上。 ”

因此, 父母要從小培養孩子的動手動腦的能力。 幼兒在1歲多時, 要訓練他拿匙吃飯;2歲左右要逐步訓練脫簡單的衣服及鞋襪;4歲左右要學會穿衣服及鞋襪等自我服務, 以及洗碗、拖地等一些簡單的家務勞動。 在這過程中要及時表揚鼓勵他, 在遇到困難是要給予引導幫助, 告訴他解決困難的技巧, 培養他堅韌不拔的精神, 自己的事情再困難也要自己幹。

父母千萬不要包辦代替, 也不要直接把問題的答案告訴他。 在日常生活中, 不論碰到什麼問題, 要教孩子學會自己動腦思考, 自己動手解決問題, 這其中也包括自製玩具, 有些父母無限制地給孩子購買玩具, 使孩子覺得一切東西都來的太容易養成對玩具不珍惜,

Advertisiment
任意毀壞的壞習慣。 父母可與孩子一起動手, 製作一些玩具, 這不僅是為了孩子進行勤儉節約的教育, 更重要的使他學會動腦的設計, 學會動手制做, 開發他們的智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