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疾病是兒童最常見的疾病, 包括過敏性皮膚病、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哮喘等。 其中過敏性皮膚病最為常見, 且出現時間早, 有些患兒甚至可以在新生兒期即出現症狀。 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包括濕疹、特應性皮炎、蕁麻疹、血管性水腫、接觸性皮炎、藥疹等, 有各自的臨床特點, 兒童皮膚過敏的發病原因複雜, 有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相互作用, 常是多方面的。 內在因素包括遺傳易感性、皮膚屏障功能障礙、情緒變化或精神改變、感染病灶、原發疾病等;外在因素包括各種物理化學刺激、食物過敏原(牛奶、雞蛋、魚、蝦、蟹等)、吸入性過敏原(塵蟎、動物皮屑、黴菌、花粉等)、致敏藥物等。
Advertisiment
皮膚過敏的治療包括外用藥物治療和(或)內用藥物治療(口服或靜脈), 治療原則是根據患兒的年齡、皮膚病性質和病期(急性、亞急性、慢性等)、皮損部位和大小、患兒的自覺症狀等選擇合適的藥物,
Advertisiment
外用藥物治療是皮膚科最常用的治療方法, 包括非激素類和糖皮質激素類。 非激素類包括保濕劑、中藥外用製劑、鈣調磷酸酶抑制劑等;糖皮質激素類可分為弱效、中效、強效等。
非激素類外用藥通常用於輕度的皮膚過敏, 維持治療或作為中、重度皮膚過敏的輔助用藥。 保濕劑的主要作用是修復過敏時受損的皮膚屏障功能, 同時保護皮膚避免受到外界進一步的損傷, 其成分的接近于人體正常的皮脂膜。 中藥外用製劑是根據中醫學的辯證論治, 採用合適的中藥製成適合兒童使用的濃度。 鈣調磷酸酶抑制劑能夠抑制皮膚局部免疫反應, 是新一代的過敏性皮膚病外用藥,
Advertisiment
糖皮質激素類外用藥適用於中度、重度的皮膚過敏, 兒童通常選用弱效或中效製劑。 弱效包括0.5~2.5%醋酸氫化可的松、0.01%地塞米松等, 中效包括0.1%丁酸氫化可的松、0.1%糠酸莫米松等。 兒童尤其是嬰兒不宜長期外用(面部連續使用不超過一周, 軀幹和四肢連續使用不超過兩周), 並嚴格限制使用量, 一般不超過體表面積10%。 唯一可以用於兒童面部的超強效糖皮質激素是鹵米松。
內用藥物治療包括抗組胺類藥物、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和中藥。
組胺是參與過敏反應的化學介質, 抗組胺藥物通過阻止組胺的釋放治療過敏。 苯海拉明、氯馬斯汀、撲爾敏、賽庚啶是最早用於兒童的抗組胺藥,
Advertisiment
糖皮質激素類藥物通常用於嚴重的皮膚過敏, 如血管性水腫、嚴重的急性蕁麻疹、藥疹等。 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病情謹慎選擇口服或靜脈用藥, 其副作用是可控的, 患兒和家屬應積極配合醫生治療。 擅自停藥或不規範用藥, 不但會影響治療效果、加重病情, 而且是產生激素耐藥和依賴的原因。
中藥內治法根據中醫理論和小兒皮膚病的特點, 有針對性地選擇治療方法,
Advertisiment
綜上所述, 當兒童出現皮膚過敏時, 家長切忌盲目用藥, 應及時帶患兒至醫院就診, 醫生會在充分瞭解患兒病情和病因的基礎上, 做出診斷, 並根據患兒的實際情況採取個體化的治療方案, 醫生和患兒家長相互理解、相互配合, 合理用藥, 控制疾病, 使患兒早日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