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兒童繪畫從塗鴉開始

兒童的繪畫反映出兒童的肌肉協調性、認知、情感等方面的發展。 通過對兒童繪畫的內容與行為方式的深入觀察, 我們就能更好地瞭解兒童。 因此學校美術教育工作者與家長很有必要瞭解兒童塗鴉行為的發展特點與心理基礎, 從而引導兒童在塗鴉過程中獲得繪畫的基本興趣與技能, 促進兒童心理健康成長。

研究表明, 兒童的繪畫發展具有階段性, 塗鴉行為是兒童繪畫發展的第一個階段。 2-4歲兒童處於塗鴉期, 此時的兒童只會畫事物的局部, 整幅畫面無系統、無秩序, 還有人基於更為細緻的自然觀察後認為,

Advertisiment
兒童在15-20個月時開始出現無規則、無目的的亂塗亂畫。 貝利量表測量的結果顯示, 有90%的兒童會在10-21個月期間出現了亂塗亂畫的現象。

根據兒童繪畫內容的不同以及動作的靈活程度, 研究者們對兒童從一開始有塗鴉行為到基本有能力繪圖之間劃分了更為細緻的若干階段:

未分化塗鴉:即無控制的塗抹;

經線塗鴉:重複性地上下方向塗直線;

圓形塗鴉:即重複畫圓, 並用它來表現一切事物;

命名塗鴉:即認識到繪畫內容與外界物的關係, 受畫面象徵符號啟發而命名繪畫內容。

兒童塗鴉內容一般都會經歷從線(直線、弧線)到形(有缺口的圓、封閉的圓)的發展, 從單一形(圓或連續的線)到形的組合(圓表示太陽、兩條交叉的弧線代表魚或圓上添加線條表示蝌蚪人)的發展。

Advertisiment
兒童塗鴉動作的進行依賴于兒童握筆與運筆的過程。 所以從握筆與運筆兩方面可以瞭解兒童塗鴉的特點。

從兒童握筆的手姿勢的發展來看, 最早握筆的動作包括整個手和手臂的運動, 表現出“手掌向上的抓握動作”, 即兒童在握筆的時候, 手心向上, 手掌和手指一起活動來抓握筆。 用這種笨拙的握筆動作形式, 兒童很難進行有目的的繪畫動作。 隨著在繪畫活動中偶然的嘗試以及在家長與教師的指導下不斷學習調整握筆動作, 兒童“手掌向上抓握”的握筆動作逐漸被“手掌向下抓握”的動作所代替, 拇指和其他四指開始在繪畫技能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Advertisiment

4歲以前兒童繪畫時運筆的情況:

一是無目的的筆劃, 通常由左至右、由上而下, 依賴肩部的肌肉動作。

二是有目的的筆劃, 依賴肘部與手臂的運動, 能說出所畫線的名稱。

三是模仿的筆劃, 手腕的動作代替了手臂的動作, 手指的活動代替手腕的動作, 通常努力模仿成人作畫的動作。

兒童塗鴉時, 無論是握筆還是運筆, 都遵循從大肌肉到精細肌肉的過渡, 從軀幹中心運動到遠離軀幹的肢體運動, 遵循“經濟性原則”。

根據以上的分析, 您就不難理解孩子為什麼會到處亂畫, 是因為初期的握筆的姿勢以及大肌肉的控制, 孩子是依賴肩部的動作, 所以小小的一張白紙, 是不能滿足孩子的需要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