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兒童繪畫的各個階段特徵及指導建議

隨著繪畫心理的普及, 越來越多的家長希望自己能夠培養起孩子繪畫的天賦, 也希望自己能夠通過孩子的畫, 更加深層次的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增加親子關係。 但同時, 很多家長對於繪畫與孩子的年齡特徵之間的關係不甚理解。 應家長們的要求, 我們基於淩雲方法的長期實踐經驗, 結合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和繪畫心理的理論基礎, 對兒童繪畫的各個階段的特徵進行了簡單的總結概述, 並提出簡單的指導建議,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需要特別說明的一點是, 我們給出的建議在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的前提下,

Advertisiment
幫組孩子平穩度過各種時期、保護孩子的天性。 並非繪畫技巧方面的建議。

根據年齡, 兒童繪畫大致可以劃分為4個時期:塗鴉期(1到3歲)、圖式期(4-5歲)、想像期(6-9歲)、寫實期(9歲之後)。

(2.2歲, 女孩, 體驗色彩)

未分化的塗鴉期:1歲前後, 手、眼、腦的協調發展時期

特徵:①這個時期的孩子, 會借助手裡的任何工具進行胡亂的塗畫、揮舞, 並不是一定是筆, 小樹枝、小木棍甚至石子都可以成為孩子的畫筆。

②塗抹的過程中, 並沒有具體的目標與圖畫內容。

③繪畫的動作是孩子在嘗試著探索自己的身體, 通過自己手的運動, 可以看到不同的成果, 只要我動, 就會出現各種不同長短的線條。 這會讓孩子快樂無比。

建議:不用刻意的要求孩子一定要進行塗畫,

Advertisiment
順其自然是最好的;同時當孩子塗繪的願望很強烈的時候, 就讓他隨意塗畫, 如果你不喜歡髒亂差, 那就給孩子一個固定的塗鴉空間, 以便應對接下來的繪畫生涯。 同時, 記得不要抓著孩子的手進行指導, 否則他就失去了探索的興趣。

(2歲, 女孩, 線條與圈圈)

命名塗鴉期(2歲前後), 畫出什麼就會想到什麼

特點:①對於自己身體的控制能力提升了很多, 動作的協調性增進, 能夠畫出長短不同的線條、簡單的幾何圖形。

②動作與想像相結合, 一個簡單的圓圈在孩子的思維裡, 可以是很多很多的東西。

③邊畫邊說, 說的比畫的多, 所以, 仔細聽他講故事。

建議:認真觀察孩子的畫作, 仔細傾聽孩子的故事, 不控制、不強迫、不嘲笑。

Advertisiment
多鼓勵、多肯定。 色彩方面, 可以多玩一些色水, 讓孩子自己選擇想要用的顏色。

注意, 很多時候, 我們會說孩子畫的什麼東西, 一點都不像, 進而會要求孩子按照實物去畫, 雖然, 這樣會讓孩子的畫更加像了, 但卻會扼殺了孩子繪畫的興趣和想像力。

(3歲, 男孩, 眼睛)

羅列期(3歲前後)簡單的兩個圈就會是整個世界

特點:①簡單的符號、記號等圖形出現, 知性能力有所萌芽

②圖形之間的關聯性較弱, 只是簡單地形狀的羅列、堆積

③大腦發展的高速運轉期, 多刺激就會多收穫

建議:此時是促進孩子聯想與想像力的時期, 當孩子畫出某一個物體後, 我們可以引導孩子畫出相關聯的物品, 比如:出現太陽後, 可以引導孩子畫出月亮、藍天、白雲、大樹等等,

Advertisiment
就像講故事一樣, 不斷的豐富畫面, 不斷的促進孩子思維能力的發展。

以上三階段, 是孩子的幼兒時期, 可以簡單總結為“塗鴉期”, 是以孩子的肌肉控制、身體發展為基礎的。 總得來說, 孩子畫是比較自由、隨意的, 我們需要將注意力放在孩子畫的動作與過程中, 而非注重結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