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鈣”更深層原因是缺“維生素D”
鈣被人體吸收和利用的過程中, 受到維生素D的控制。 維生素D缺乏會明顯限制鈣的吸收、利用。 所以, 保健醫生常常要求家長給孩子補鈣同時添加含維生素D的補充劑, 如魚肝油、維生素AD丸等。
天然食物, 包括母乳, 所含的維生素D都非常低。
Advertisiment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會建議在孩子出生兩周後就開始補充維生素D, 每天400IU(國際單位), 直到兩周歲。 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雙胞胎等, 則需要在出生後的前3個月將補充維生素D的劑量增加到每天800IU。 因此, 補鈣同時還要補足維生素D。
推薦補鈣到兩周歲
Advertisiment
目前推薦幼兒補鈣和維生素D到兩周歲。 因為, 孩子兩周歲後, 其生長速度減慢, 鈣的需要量相對減少, 只要每天喝牛奶和有適量的戶外活動, 出現鈣攝入量不足和維生素D缺乏的概率明顯減少。 當然這也要結合實際情況而定。 如果孩子喝奶量少, 戶外運動缺乏, 有明顯的缺鈣症狀, 則仍然要補鈣和維生素D。 臨床上少數孩子還有夜間腿抽筋、腿痛等, 被稱作“生長痛”的, 在補充維生素D後會有明顯好轉。
專家表示, 如果在奶量充足的情況下仍然按正常劑量補鈣的話, 雖然必要性不大, 但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危害, 人體會將多餘的鈣代謝掉的。 鈣與魚肝油
不一定要同時服用
魚肝油是常用的一種補充維生素D的製劑。 家長不必給孩子服鈣後緊接著就服用魚肝油,
Advertisiment
生病時可根據情況停服
孩子生病時胃口都比較差, 鈣製劑有可能引起嬰兒的便秘和食欲減退, 因此生病時可以停服。 由於維生素D很多為油劑, 腹瀉的孩子服用後可能會輕度腹瀉, 若發生腹瀉, 則可停用油劑維生素D, 如果是乳劑或水劑的維生素D則沒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