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兒童肥胖變成人肥胖的概率大於80%

現代爸爸媽媽要注意, 除了關心自己的健康和身材之外, 可別拿“小時候胖, 不是胖”來當理由, 因而忽視了孩子肥胖所潛在的隱患。 老一輩的人常說“胖是一種福氣的表現”。 站在現代健康的角度看來:肥胖絕非是福, 而是營養不平衡的表現。

胖小孩包袱重

據美國北卡大學“營養及傳染病學”教授波普金研究調查, 過去30年來, 美國兒童肥胖的人數急劇增加, 伴隨此現象, 心、血管疾病及相關疾病的發生率不僅跟著上升, 同時, 年齡層也有降低的趨勢。

近年發現國內兒童只長胖不長高, 肥胖增加幅度驚人,

Advertisiment
6歲~6歲半的男孩的過重及肥胖率為10%, 女孩為25%。 據研究, 12歲以前若是肥胖, 將來仍然肥胖的幾率, 男性是86%, 女性是88%, 而體重正常的兒童, 其成人之後發生肥胖的可能性, 男性只有18%, 女性是42%。 小時候肥胖所帶來的結局可能是:產生容易罹患慢性疾病且不易減重的成人肥胖。

胖小孩的包袱:

1.兒童肥胖會延續至青少年及成人。

2.體態不佳。

3.高血脂、高尿酸。

4.心血管疾病高危險群。

5.呼吸不順。

6.心理和人格壓力。

兒童與青少年肥胖日趨嚴重, 且國內兒童長胖不長高, 肥胖增加幅度驚人, 應儘早減重以降低慢性疾病的發生率。

孩子飲食習慣受父母遺傳

現代父母只生一個孩子, 每個孩子都是寶, 父母總是要給孩子最好的, 在飲食上更是只要孩子愛吃就好。

Advertisiment
據調查發現, 小胖墩的產生跟父母有很大關係, 造成嬰幼兒肥胖的主要原因在於家長的過度餵養與家庭的飲食習慣有直接關係, 如父母吃不吃零食、吃不吃早餐以及父母的口味清淡與否, 都能影響孩子體重。 與其說“孩子遺傳了父母的體質”, 不如說“孩子遺傳了父母的飲食習慣”。

因此在嬰幼兒期和兒童期, 父母應該開始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 在餵奶與輔食的轉換時期, 有些父母因為沒有處理好孩子不習慣喝水的問題, 因而養成還以牛奶或果汁代替喝水的習慣。 父母可能還沾沾自喜, 自以為孩子的營養會比較好, 卻不知果汁中的高糖分, 也是容易造成兒童肥胖的原因。

到了幼兒時期, 父母為了怕孩子吃得不夠,

Advertisiment
或是怕他哭鬧, 總會準備一些餅乾、薯片或糖果來塞嘴巴, 但是這些食物除了熱量高之外, 通常還帶有重口味, 因此很容易養成孩子吃零食及重口味的習慣。

當孩子再大些, 各式方便製作或購買的速食(漢堡、炸雞、薯條), 便成了一般日常食物。 因為孩子愛吃, 父母在家中自製各類的速食食品, 以迎合孩子的興趣, 若再加上孩子不愛吃青菜, 只愛吃肉類, 更是助長了肥胖的發生。

在處理兒童肥胖時, 最好的方法是預防勝於治療。 不過, 在目前因為兒童肥胖比例不斷增長的情況下, 預防與治療並重恐怕才是治標又治本的方法。

如果你的孩子的確屬於超重, 別急著想節食, 而是先坐下來想一想, 平常有哪些飲食習慣,

Advertisiment
造成今日的局面, 或者記錄下孩子3天的飲食, 請營養師為你分析。 父母若貿然對孩子採取節食的方法, 會造成孩子在心理或生理上的不良影響, 生理上因節食使營養攝取不足或不均衡, 甚至上一餐吃太少, 這一餐忍不住大吃起來, 反復幾次, 不但想減重的目的未達成, 反而傷害到健康。 心理上因為不正常的飲食、饑餓感或暴飲暴食, 發展成厭食症或暴食症, 實在不是當初所預想的狀況。

且兒童正值發育期, 需要適量的蛋白質、鈣質、維生素、礦物質和熱量的供應, 不正確的節食方法, 會導致營養攝取不平衡, 反而影響到生長發育, 或者是因為熱量、營養不足而使精神不佳, 影響學習成績。 因此, 想用節食的方法替孩子減重並不恰當。

Advertisiment
吃東西, 是人生一大享受, 請不要因為吃的方式錯誤, 變成你和子女健康上的夢魘。

控制飲食規律運動

現代孩童飲食中脂肪和糖類過量的問題, 是造成肥胖的重要因素之一, 父母可以把控制的重點放在減少油炸食物、蛋糕、西點和飲料上, 如此便可以大幅減少垃圾食物所帶來的熱量過多問題。

由於全面性的飲食控制必須在專業指導下進行, 以免有不利的影響, 在應用上需要多方配合, 因此在實行上較為不易。 不過飲食習慣的養成和矯正, 確是根本解決(預防+治療)肥胖問題的重點之一。

因此正確的方式是:在營養師的指導下適度的控制飲食攝取量, 同時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在提供充足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情況下, 適度控制糖類和脂肪的攝取,使肥胖兒童的體重不再增加。但是必須隨著年齡的成長繼續長高,這才可以達到正常的身高體重比值,不再是小胖墩。

有規律的運動也是另外一個預防和治療肥胖的重點。規律適度的有氧運動,不僅可消耗身體多餘的熱量,使脂肪不至於堆積,更可以鍛煉肌肉、強化骨骼和心臟血管系統,對發育中的孩兒極為重要。因無節食的缺點,又有增進孩子生長活力的好處。因此在此建議家長,在適度的減少垃圾食物的同時,也儘量以增加運動的方式,來説明孩子控制體重。

減肥需要恒心與毅力

肥胖的原因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一是單純性肥胖,是由於熱量的攝取超過熱量的消耗所引起,這一類的肥胖占了最大的比率;二是續發性的肥胖,是由於內分泌或新陳代謝疾病所導致,這一類的肥胖只約占1%。而目前大多數肥胖的造成,除了遺傳因素外,多半為外在因素造成。

由於現代生活水準不斷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普遍都市化造成兒童生活空間過於狹小,運動量不足,加上父母過分的愛護,給予孩子過量食物,同時存在於白白胖胖才健康的觀念,導致熱量不平衡,使脂肪組織增加,造成體重過重或肥胖現象。因此,對於“肥胖”問題,絕對不能再持“小時候胖不是胖”的想法了,父母千萬要記住:“愛之卻足以害之”的道理。

如果家長或老師以目測發現孩子有肥胖的問題,則應建議先到醫院檢查,確定肥胖程度,排除因內分泌或新陳代謝引起的病因,然後由醫生及營養師指導,借改善飲食、多樣化的運動方法以增加運動量,以及家長對肥胖兒童的行為介入等,通過減輕體重,維持正常的生長與發育,這才是最正確的減肥方法,千萬不要隨便使用減肥藥物或外科手術,以免因藥物引起的種種不良副作用,而影響孩子的生長與發育。

減肥是沒有捷徑的,真正健康而有效的減肥方法是生活方式改變,也就是建立正確的飲食習慣,配合適當的運動,最重要的是要有恒心及毅力,減肥持久才能成功。

適度控制糖類和脂肪的攝取,使肥胖兒童的體重不再增加。但是必須隨著年齡的成長繼續長高,這才可以達到正常的身高體重比值,不再是小胖墩。

有規律的運動也是另外一個預防和治療肥胖的重點。規律適度的有氧運動,不僅可消耗身體多餘的熱量,使脂肪不至於堆積,更可以鍛煉肌肉、強化骨骼和心臟血管系統,對發育中的孩兒極為重要。因無節食的缺點,又有增進孩子生長活力的好處。因此在此建議家長,在適度的減少垃圾食物的同時,也儘量以增加運動的方式,來説明孩子控制體重。

減肥需要恒心與毅力

肥胖的原因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一是單純性肥胖,是由於熱量的攝取超過熱量的消耗所引起,這一類的肥胖占了最大的比率;二是續發性的肥胖,是由於內分泌或新陳代謝疾病所導致,這一類的肥胖只約占1%。而目前大多數肥胖的造成,除了遺傳因素外,多半為外在因素造成。

由於現代生活水準不斷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普遍都市化造成兒童生活空間過於狹小,運動量不足,加上父母過分的愛護,給予孩子過量食物,同時存在於白白胖胖才健康的觀念,導致熱量不平衡,使脂肪組織增加,造成體重過重或肥胖現象。因此,對於“肥胖”問題,絕對不能再持“小時候胖不是胖”的想法了,父母千萬要記住:“愛之卻足以害之”的道理。

如果家長或老師以目測發現孩子有肥胖的問題,則應建議先到醫院檢查,確定肥胖程度,排除因內分泌或新陳代謝引起的病因,然後由醫生及營養師指導,借改善飲食、多樣化的運動方法以增加運動量,以及家長對肥胖兒童的行為介入等,通過減輕體重,維持正常的生長與發育,這才是最正確的減肥方法,千萬不要隨便使用減肥藥物或外科手術,以免因藥物引起的種種不良副作用,而影響孩子的生長與發育。

減肥是沒有捷徑的,真正健康而有效的減肥方法是生活方式改變,也就是建立正確的飲食習慣,配合適當的運動,最重要的是要有恒心及毅力,減肥持久才能成功。

相關用戶問答
  • 3回答

    兒童肥胖對身體有影響嗎?

    兒童肥胖會影響寶寶生理和心理的變化,對大腦的影響還沒有確切的資料顯示。對於1歲的寶寶,正好是建立良好飲食習慣和飲食行為的時候,不一定要特別限制孩子的飲食量。讓寶寶參與到進食中,培養寶寶的獨立進食行為... [詳細答案]

  • 3回答

    兒童肥胖會有什麼影響?如何預防?

    兒童肥胖會影響兒童生理及心理的正常發育,例如肥胖兒童因為不好動而大動作發育較差,翻身、坐立、爬行、行走、跑跳等大動作較同齡孩子偏後發育,肥胖持續不糾正,還會影響孩子的心理發展,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損傷... [詳細答案]

  • 3回答

    兒童肥胖飲食要注意哪些問題

    您好!家長。兒童單純肥胖症治療原則:1、限制飲食。限制飲食既要達到減肥目的,又要保證小兒正常生長發育,因此,開始時不宜操之過急,只要求控制體重增長,使其體重呈下降趨勢即可。為滿足小兒食欲,消除饑餓感... [詳細答案]

  • 3回答

    兒童肥胖是什麼原因?怎麼控制?

    但目前還無法判斷你家小孩是否屬於但單純肥胖。 單純肥胖症對兒童心血管,呼吸功能產生長期慢性的損傷,遲滯兒童的有氧能力發育,提前動用心肺儲備功能,降低體質健康水準,阻礙心理行為發展,壓抑潛能發育。兒童... [詳細答案]

  • 3回答

    兒童肥胖要怎麼判斷和預防呢?

    通常我們認為,相對身長的體重如果超過標準20%,即考慮為肥胖。兒童肥胖會增加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對健康不利。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