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兒童腦損傷後的恢復措施

日前, 有媒體報導一個患有先天性腦膜腦膨出合併腦積水的“雙頭娃娃”在西京醫院接受了切除手術, 患者由於長時間沒有治療, 包塊已經嚴重影響了腦子的發育, 身體很多部位的發育都比常人遲緩。 這則新聞引起了

人們對腦損傷疾病的關注, 記者就這種疾病預防和康復等方面採訪了相關專家。

患病特徵:多表現為運動障礙和姿勢異常

成病原因:據西京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劉衛平介紹, 患者的後腦勺上長出了一個和腦袋差不多大小的“腦袋”, 一個脖子要支撐兩個“腦袋”。 “雙頭”是腦損傷的一種,

Advertisiment
和孕期胎盤異常、宮內窘迫、出生時窒息、感染, 以及外傷、腦出血、腦部畸形等有關。 劉衛平指出, 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的腦損傷, 主要表現為運動障礙和姿勢異常, 還常常合併有癲癇、智力低下、語言障礙等。

患病特徵:“腦損傷有很多表現, 通常分為痙攣型、手足徐動型、共濟失調型等。 ”劉衛平說, 四肢僵硬通常屬於痙攣型;四肢和頭部出現不自主的無意識動作, 做有目的的動作時, 全身不自主動作增多屬於手足徐動型;若四肢肌肉無力, 步態不穩, 不能保持身體平衡, 不能完成精細動作則屬於共濟失調型。 劉衛平強調, 腦損傷的患兒早期若不進行恰當治療, 其神經功能缺陷會越來越明顯, 異常姿勢和運動模式會固定下來,

Advertisiment
同時還會造成肌腱攣縮, 骨、關節畸形, 進而加重了智力障礙。 他同時也強調, 嬰幼兒腦組織可塑性大, 若康復治療措施恰當, 可獲最佳效果。

醫生建議:劉衛平建議家長對腦損傷的小孩肢體應保持功能位, 並進行被動或主動運動, 促進肌肉、關節活動和改善肌張力, 還可配合推拿、按摩、針刺及理療, 嚴重肢體畸形者5歲後可考慮手術矯形。 對伴有語言障礙的患兒, 應按正常小兒語言發育的規律進行訓練, 尤其0~6歲是學習語言的關鍵期, 平時要給患兒豐富的語言刺激, 鼓勵患兒發聲、矯正發聲異常, 並持之以恆地進行語言訓練, 以增強患兒對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

治療方法:恢復運動功能是關鍵

功能恢復:西京醫院物理醫學與康復科主任牟翔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

Advertisiment
目前對於腦損傷的康復治療仍以偏癱的功能訓練為重點, 採取以運動療法為主的綜合措施, 使患者儘早、最大限度地恢復運動功能, 同時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言語及認知功能。

牟翔從急性期的康復治療、恢復期的康復治療、遺症期的康復治療三個方面給出了宏觀指導。 他強調, 急性期的康復治療應在發病後數日內以臨床搶救為主, 提倡康復措施要早期介入, 採取的主要方法是體位治療和患肢被動運動, 目的是預防併發症和關節僵硬攣縮等繼發性損害, 為下一步的功能訓練做準備;恢復期的康復治療一般在腦損傷後1~3周, 患者意識清楚, 生命體征穩定, 無嚴重併發症,

Advertisiment
便進入恢復期, 可進行功能訓練。 此期重點是控制患肢痙攣, 抑制異常的運動模式, 重建正常的運動模式, 輔以必要的力量訓練。 可根據患者損傷的性質, 採用各種物理手段輔助治療, 可以縮短康復的時間、加快腦損傷的修復過程。

醫生建議:對於遺症期的康復治療, 牟翔說由於每個患者恢復情況差異很大, 個別恢復較完全, 大部分或多或少地留下各種不同後遺症, 如肌肉痙攣、偏癱步態、肌力弱、姿勢異常、協調功能差, 特別是患側上肢功能障礙較為常見。 因此, 這個期間的康復治療更多地在家庭進行, 需要父母最大限度的説明。 遺症康復治療的目的是繼續訓練和利用殘餘功能, 防止功能退化, 爭取最大限度的日常生活自理。

Advertisiment

訓練技巧:要訓練孩子5方面認知技能

運動訓練:牟翔強調, 只有當患兒有了較好的軀幹控制能力時, 才能很好地開始感覺、語言、心理、智力的訓練, 軀幹控制能力需要通過運動來提高, 而運動訓練需按運動發育規律從頭學起。 “幼兒的行走需要經過三翻六坐八爬的階段, 對於有腦損傷的小孩來說依然要按照這樣的步驟來訓練。 ”牟翔說, 運動訓練需按運動發育規律從頭學起, 經歷翻身→坐→坐位平衡→站立→站立平衡→步行或臥位抬腿→翻身→爬→膝跪立→跪立平衡→站立→站立平衡→步行這樣一個過程。 在患者功能和肌力有所恢復的情況下, 可進行作業療法。 作業療法是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從日常生活活動、職業勞動、認知活動中選擇一些作業, 對患者進行訓練,以緩解症狀和改善功能的一種治療方法。作業活動的技能成分包括運動、感覺、智慧、心理、社交方面等5個方面。

醫生建議:牟翔建議父母要從以上這5個方面通過料理日常生活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比如教孩子穿脫衣服、系扣子、鞋帶等之類較複雜、精細的動作以恢復運動能力;給孩子顏色、聲音等的刺激來恢復感覺;多和孩子溝通交流,讓孩子的身心等功能獲得最大限度的康復,達到生活自理,為其將來參與社會活動、勞動和工作奠定基礎。

對患者進行訓練,以緩解症狀和改善功能的一種治療方法。作業活動的技能成分包括運動、感覺、智慧、心理、社交方面等5個方面。

醫生建議:牟翔建議父母要從以上這5個方面通過料理日常生活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比如教孩子穿脫衣服、系扣子、鞋帶等之類較複雜、精細的動作以恢復運動能力;給孩子顏色、聲音等的刺激來恢復感覺;多和孩子溝通交流,讓孩子的身心等功能獲得最大限度的康復,達到生活自理,為其將來參與社會活動、勞動和工作奠定基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