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兒童膽小怎麼辦_兒童膽小怎樣教育

養生之道網導讀:

兒童膽小怎麼辦?在生活中有些寶寶性格比較膽小, 不敢與外人交流, 這個問題讓很多父母困擾。 兒童膽小怎麼辦呢?一起來瞭解怎樣讓寶寶膽子大一些的方法吧!

Advertisiment

我們通常會遇到這樣的事情, 有些家長會說跟別人說“這孩子從小就很膽小”。 好像人們總是認為孩子膽小是天生的。 其實, 孩子膽小有兩種類型, 一種就是天生的, 另一種是後天形成的膽小。 同時家長們也要正確對待孩子膽小這個問題, 孩子膽小不能認為這是孩子的缺點, 這只能是說是孩子的天性。

天生的膽小就是與生俱來的, 後天膽小是經過一些事情或在一些狀態下孩子會表現出害怕。 後天膽小不一定就是壞事, 有時孩子知道了害怕說明他能想像出一個後果是什麼樣, 會儘量避免這種情況。 但是不能經常讓孩子感到恐懼, 家長們要注意, 有時你們害怕的一些事物,

Advertisiment
孩子受到感染也會害怕, 因此, 家長們不能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自己害怕什麼, 避免影響孩子。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 兩個孩子在草地玩, 其中一個孩子看見一隻青蟲, 就招呼另一個孩子過來看, 第一個孩子把青蟲放到手裡, 讓第二個孩子也摸一下, 他就表現得很小心。 如果當時有家長在場的話, 家長會說, 不要去拿蟲子, 快走。 那第二個孩子以後一見到蟲子就會躲開了。 故事中第二個孩子就是生性膽小的性格, 做事謹慎, 有顧慮。

但是, 這種性格有利也有弊。 家長很多都會有這樣的感覺, 自己的孩子膽小, 所以不會去碰一些可能傷害自己的事物。 與生俱來的本性是很難改變的, 家長們能做的也只是減弱孩子膽小的性格,

Advertisiment
比如剛才說的, 家長看見孩子害怕青蟲, 家長可以拿起青蟲放在手上, 告訴孩子它不會傷害你。 這樣孩子再見到青蟲就不會表現得特別害怕了。 同時, 家長也要鼓勵孩子做一些自己認為害怕的事, 家長要幫助孩子克服困難, 挑戰自己, 在克服困難的同時也鍛煉了勇氣。

有時家長為了讓孩子聽話, 會說一些話嚇唬他們, 比如說, 你中午不午睡, 去外面玩, 就會被抓小孩的抓走, 還有大灰狼吃你來了等等這樣的話。 這樣做只會讓孩子更加莫名其妙的害怕。 家長要對孩子要從客觀的角度認識事物。

對於後天膽小的孩子, 家長要在孩子心中樹立一個保護神, 這樣一旦孩子遇到害怕的事物時, 就會想到自己有一個保護神保護自己,

Advertisiment
不會因為害怕無助陷入恐懼中。 爸爸和媽媽都是合適的人選, 平時家長給孩子講故事時, 孩子會不自覺的把自己想成弱者, 家長要告訴孩子爸爸是獵人, 媽媽是智者等等這類能保護弱者的形象, 讓孩子覺得當自己遇到困難時, 爸爸媽媽會在身邊保護自己。 這樣即使爸爸媽媽沒有在身邊, 孩子自己也會給自己壯膽了。

家長要正確對待孩子膽小的問題, 分清孩子屬於哪種類型的膽小, 合理的幫助孩子克服困難, 或者減弱孩子膽小的心理。 不能因為孩子膽小就只知道保護, 要讓孩子接受鍛煉。

怎樣培訓孩子變得膽大

1、要順其自然, 切勿操之過急

孩子膽怯的不良心理行為是隨著年齡增長, 在環境和教育的影響下逐漸發展而來的,

Advertisiment
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能克服, 一定要遵照循序漸進的原則, 耐心引導。

如孩子不敢自己去買東西, 家長可先帶著孩子一同購物;告訴孩子購物的一般程式, 下次再陪孩子去同一家商店, 鼓勵要買多少等。 開始時孩子可能不敢說話, 家長可幫他開個頭, 然後讓孩子接著往下說。 幾次下來, 孩子漸漸熟悉了這家商店後, 家長就可以在遠處看著孩子自己去購買, 以後再讓孩子單獨去其他商店。

2、不要當眾指責、羞辱孩子

這樣只會增加孩子的壓力和挫折感, 使他更加膽怯和退縮。 當孩子不肯叫人時, 不要當著客人的面強迫他叫, 也不要說“人都不會叫, 是個啞巴”等責駡和羞辱的話, 而應當等客人離去後再耐心教育和鼓勵孩子。

3、創造條件,擴大孩子的接觸範圍

家長應有意識地讓孩子廣泛接觸社會,引導孩子與其他人接觸,讓他在不知不覺中參與到遊戲、購物、接待客人等活動中去。對不敢去找別人玩的孩子,可先帶他觀看別的小朋友遊戲,當他被別人的歡樂情緒感染時,請別的小朋友來邀請他,並鼓勵他積極參與。

4、放手磨煉孩子

要敢於放手讓孩子在生活的海洋中得到磨煉。有的家長總是把孩子當成小孩子,或怕其經不起摔打,動不動就說:“你不行”,“你還小”。家長的包辦代替會養成孩子膽小怕事的性格,缺乏獨立精神和應變能力,一旦離開父母便神色慌張,不知所措。適度的挫折與磨難,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是不可或缺的財富。家長千萬不要輕易地將之剝奪,而應該放手讓孩子自由玩耍。孩子尤其愛玩沙子、玩泥巴,家長應努力不去干涉他怎麼玩。

5、樹立正面的榜樣

經常跟孩子說說英雄故事,或引導孩子看一些反映英雄人物的影視片,給孩子買一些這方面的書刊,讓故事中人物的英雄言行來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

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給孩子列舉一些他的勇敢行為,如打了沒有哭,或僅哭了一小會兒,能大聲講話承認錯誤等等。

還應注重父親對男孩性格的影響。父親多和孩子說笑玩耍,注重多與孩子談論爸爸,讓父親的形象和行為清晰地保持在孩子的心目中。

6、多鼓勵寶寶與他人進行交往

在寶寶很小的時候,就引導他儘量習慣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可以經常帶他去串門,或者去公園,但家長要充滿愛心,使他有安全感。在生活中,鼓勵寶寶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多提供與小朋友交往、玩耍的機會。

7、用遊戲的方法培養寶寶的表現力

遊戲是孩子的天性,每個孩子都喜歡融入到遊戲的情境中。可以用遊戲的口吻鼓勵寶寶在家裡進行各種表演。

首先讓寶寶表演給父母看,這樣他不會感到羞怯。寶寶表演的節目可以是他喜歡和熟悉的任何題材,如一段兒歌、一首唐詩、一段舞蹈等。父母要加以表揚、鼓勵,增加寶寶的自信心。

8、正確對待寶寶的退縮行為

當發現寶寶有退縮行為時,不要拿他跟那些善交際的孩子比較,要體諒他的心情;不可由於心急而粗暴對待,這樣會使寶寶更加恐懼,更不敢與人接觸,尤其不能當著外人說“我這孩子就是膽小”,要積極強化寶寶表現出的閃光點,鼓勵寶寶千方百計克服所遇到的困難。

3、創造條件,擴大孩子的接觸範圍

家長應有意識地讓孩子廣泛接觸社會,引導孩子與其他人接觸,讓他在不知不覺中參與到遊戲、購物、接待客人等活動中去。對不敢去找別人玩的孩子,可先帶他觀看別的小朋友遊戲,當他被別人的歡樂情緒感染時,請別的小朋友來邀請他,並鼓勵他積極參與。

4、放手磨煉孩子

要敢於放手讓孩子在生活的海洋中得到磨煉。有的家長總是把孩子當成小孩子,或怕其經不起摔打,動不動就說:“你不行”,“你還小”。家長的包辦代替會養成孩子膽小怕事的性格,缺乏獨立精神和應變能力,一旦離開父母便神色慌張,不知所措。適度的挫折與磨難,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是不可或缺的財富。家長千萬不要輕易地將之剝奪,而應該放手讓孩子自由玩耍。孩子尤其愛玩沙子、玩泥巴,家長應努力不去干涉他怎麼玩。

5、樹立正面的榜樣

經常跟孩子說說英雄故事,或引導孩子看一些反映英雄人物的影視片,給孩子買一些這方面的書刊,讓故事中人物的英雄言行來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

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給孩子列舉一些他的勇敢行為,如打了沒有哭,或僅哭了一小會兒,能大聲講話承認錯誤等等。

還應注重父親對男孩性格的影響。父親多和孩子說笑玩耍,注重多與孩子談論爸爸,讓父親的形象和行為清晰地保持在孩子的心目中。

6、多鼓勵寶寶與他人進行交往

在寶寶很小的時候,就引導他儘量習慣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可以經常帶他去串門,或者去公園,但家長要充滿愛心,使他有安全感。在生活中,鼓勵寶寶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多提供與小朋友交往、玩耍的機會。

7、用遊戲的方法培養寶寶的表現力

遊戲是孩子的天性,每個孩子都喜歡融入到遊戲的情境中。可以用遊戲的口吻鼓勵寶寶在家裡進行各種表演。

首先讓寶寶表演給父母看,這樣他不會感到羞怯。寶寶表演的節目可以是他喜歡和熟悉的任何題材,如一段兒歌、一首唐詩、一段舞蹈等。父母要加以表揚、鼓勵,增加寶寶的自信心。

8、正確對待寶寶的退縮行為

當發現寶寶有退縮行為時,不要拿他跟那些善交際的孩子比較,要體諒他的心情;不可由於心急而粗暴對待,這樣會使寶寶更加恐懼,更不敢與人接觸,尤其不能當著外人說“我這孩子就是膽小”,要積極強化寶寶表現出的閃光點,鼓勵寶寶千方百計克服所遇到的困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