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兒童要有適宜的小夥伴

一對親兄弟, 哥哥終日讀書, 手不釋卷, 弟弟卻球不離手, 廢寢忘食。 “同是一母所生, 性格為啥這麼不一樣?”對孩子們成長過程中所發生的心理特點和品德行為, 人們常常疑惑不解。

兒童的許多行為不是天生遺傳的, 除了家長、教師和社會有意識、有計劃培養教育之外, 還有榜樣的作用。 特別是“潛移默化”的影響, 往往在兒童的心理發展、個性形成以及行為習慣的養成等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

榜樣對兒童的影響作用遠比青年人、成年人大得多。 兒童心理的發展常常是憑藉對周圍人的語言、行為的模仿而進行的。

Advertisiment
一歲左右, 就能模仿人們的語言和動作了。 三、四歲以後, 模仿能力發展更快。 什麼開飛機、開機器, 什麼娶親、出殯……等都要模仿了。 因此, 周圍的人(尤其是家庭成員)舉止文雅, 他的舉止也會文雅;言語粗俗, 他的言語也會粗俗。

兩兄弟中的哥哥, 從小生活在父母身邊, 父親博學多才, 老大受其薰陶, 也便手不釋卷;而弟弟卻是從一歲後就寄養在姥姥家, 舅舅是個球迷, 小外甥也就近朱者赤, 迷上了玩球。 由此可以看出, 由於兩個孩子生活環境中模仿物件的不同, 日積月累, 便使兩兄弟形成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愛好和個性。

兒童兩歲時就要與同伴遊玩, 到了五、六歲, 沒有夥伴同玩時, 還要產生想像中的夥伴一同遊戲, 一同起居,

Advertisiment
一同飲食。 到了十多歲, 兒童就喜歡成群結隊地遊戲了。 做父母的正可以利用這種好群的心理, 去教育孩子, 發展孩子的身心。 有的家長怕孩子學壞, 對孩子實行禁錮措施, 這會限制兒童的心理發育, 是不正確的。 正確的做法, 是要幫助孩子選擇品質良好的小夥伴, 促進小孩子間的人際關係的主諧與健康, 互相影響, 健康成長。 (小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