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兒童觀察力的3個重要特點

日常生活中, 人們常用“聰明不聰明”來概括一個人的智力, 而“聰明”顧名思義是耳聰目明之意, 由此看來, 聰明首先應當包括以感知為基礎的觀察力。 觀察力是形成智力的重要因素。

一個孩子對於世界產生好奇, 於是主動地去看、去聽、去觸摸, 由觀察產生興趣, 在興趣中開始思索, 從思索中學到知識, 再由知識中加深對這個事物的瞭解……就此形成迴圈, 在這個過程中瞭解和學習。

因此, 觀察力對孩子的成長是很重要的。 你知道怎麼培養寶寶的觀察力嗎?在此專家給出寶貴建議:

兒童觀察力的發展有哪些特點

Advertisiment

1.缺乏穩定性:幼兒一般很少會自覺地為某一目的而進行觀察, 常容易受到身邊事物的突出外部特徵及當時的個性情緒、興趣所支配, 並且常會在過程中忘記觀察下去或頻繁更換觀察物件。

建議:家長可以給孩子提出一些具體的觀察目標, 任務描述得越具體, 孩子觀察的目的越明確, 觀察的效果就越好。

2.持續時間短:一般來說, 3歲左右的幼兒持續觀察圖片的時間大約只有5-6分鐘, 隨著年齡的增長, 時間會有所延長, 6歲時大約能達到12分鐘。 對於他們不感興趣的對象, 觀察時間會更短, 有時不到一兩分鐘。

建議:家長盡可能選擇能引起他們足夠興趣的, 或者在某一方面有顯著特點的觀察物件。

3.缺乏系統性和概括性: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
Advertisiment
3歲幼兒在觀察圖形時, 其眼

建議:家長可以教給孩子一些有效觀察的方法, 引導孩子遵循一定的規律和線索, 更有效地觀察事物。 比如在尋找兩幅圖畫的不同點時, 可以引導孩子遵循一定的方位順序來觀察並做適當標記, 而不要毫無順序地胡亂比較。

教家長三個培養寶寶觀察力的方法

1.昆蟲學習法:相信很多人身邊都曾出現過螞蟻的蹤跡, 你絕對想不到這個討人厭的小昆蟲, 卻是訓練孩子觀察力的好教材呢!螞蟻是一種相當有組織的生物, 他們的分工相當精細, 每只螞蟻各司其職, 父母可以在螞蟻出入的地方, 放一些餅乾屑, 然後和孩子一起觀察“螞蟻雄兵”們把餅乾碎屑搬入螞蟻窩的有趣情形,

Advertisiment
這是引導孩子最自然也是最生活化的教材喔!

2.遊戲學習法:孩子可以運用圖片、卡通、玩具積木等道具來訓練觀察力, 例如將一大堆不一樣形狀的積木倒在地板上, 讓孩子找出同樣形狀的積木, 並且分類放好;或者拿兩張相似的圖片, 讓孩子找出細微不同的地方。 這樣一來不但訓練了孩子的觀察力, 同時也培養了他的歸納以及分析力, 讓他成長為一個細心且有組織能力的人。

TIPS:用遊戲來訓練寶寶的觀察力的要點在於讓孩子有目的地觀察事物。 孩子在觀察中往往目的不明確, 喜歡憑自己的興趣, 只關心自己好奇的那一部分。

3.家事學習法:做家事也能夠訓練孩子的觀察力。 二三歲的小朋友, 已經可以開始分攤一些簡單的家務了。

Advertisiment
首先, 把洗淨曬乾的衣物通通收進屋子裡, 然後請孩子幫你一起做分類的工作, 哪些是爸爸的?哪些是媽媽的?哪些又是自己的?別小看這些分類的工作, 讓孩子從小參與一些這樣的分類遊戲, 他們的觀察力、秩序感等都能在無形中得到行之有效的培養。

TIPS:去菜市場或超市的時候別忘了帶上寶寶, 你可以預先和他商量你們要買哪些蔬菜, 然後引導寶寶依據他平時的觀察和記憶說出這些蔬菜的特徵, 特別是一些細微的差別, 如果有說錯的地方, 媽媽可以先不斷然否定, 只是表示懷疑, 進而引起寶寶的注意, 這樣也就使寶寶之後的觀察更有目的性了;選購蔬菜的時候, 媽媽別忘記提示寶寶對剛才說錯的地方進行特別關注;回家後,

Advertisiment
再引導寶寶對蔬菜進行分類, 可以按照顏色, 也可以按照形狀, 這樣就同時鍛煉了寶寶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