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兒童詩的“神奇魔力”,不止認字這麼簡單

詩歌是幼兒接觸較多的一種文學形式, 它意境優美, 語言精練, 節奏感強, 讀起來琅琅上口, 非常受幼兒的喜愛, 而詩歌教育也是幼兒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 提高想像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學習過程。

但在教學中, 教師如何引導, 才能讓幼兒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這種文學形式的美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幼兒文學作品賞析——詩歌》

從劉成成老師的講解中, 我們瞭解到:要想更好地感受詩歌的美, 需要讀圖、讀文、讀意義。 接下來, 我們以兩首頗具代表性的詩歌為例, 來進行詳細賞析。

月 亮

每一棵樹梢掛一個月亮,

Advertisiment

小鳥說:“月亮和我好。 ”

每一彎池塘漂一個月亮,

青蛙說:“月亮和我好。 ”

每一個臉盆盛一個月亮,

寶寶說:“月亮和我好。 ”

詩歌賞析

感受和理解月亮的美

讀圖:在畫面中, 有主體的月亮, 還有小鳥、青蛙、小朋友和幾個盛滿水的盆, 這些都在文字中得到了呼應。

讀文&讀意義:文字中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話, 就是連續重複了三次的“月亮和我好”。 面對這類型的詩歌, 讀文是一個難點, 難在兩點:

第一, 怎樣激發孩子對月亮的喜愛;第二, 怎樣讓孩子理解“月亮和我好”。 很多老師經常在思考, 如何讓孩子理解關鍵字, 但實際上有些時候, 可以直截了當地告訴他:“如果你想和月亮交朋友, 就直接說‘月亮和我好’, 表達你對它的喜歡就可以了。

Advertisiment

而對於如何激發孩子對月亮的喜愛, 老師也可以用很多的引導語, 如:在開始講述詩歌之前, 老師可以問問孩子:“孩子們, 你們見過月亮嗎, 喜歡月亮嗎?為什麼呢?月亮是什麼樣子的, 你最喜歡哪一種月亮呢?如果你要和月亮交朋友, 你會對它說些什麼呢?”圍繞著月亮展開一系列的提問, 可以有效激發孩子對月亮的喜愛和嚮往。

味 道

辣椒辣辣的,

摔跤後屁股也辣辣的。
食鹽鹹鹹的,
我的眼淚也鹹鹹的。
橘子酸酸的,
流淚後鼻子也酸酸的。
蜜糖甜甜的,
媽媽的吻也甜甜的。

詩歌賞析

瞭解“味道”這種抽象感覺

讀圖:關注畫面, 畫面上只有媽媽、寶寶、棒棒糖, 好像跟味道關聯並不是很大。

讀文:讀完文字可以發現, 這是所有詩歌中最難的一種——敘事詩。

Advertisiment
難點在文章的最後一句, 如:摔跤後屁股也辣辣的, 我的眼淚也鹹鹹的。 對於這種理解的難點, 老師可以:

第一, 直截了當地告訴孩子, 摔跤後屁股痛痛的, 我們都不喜歡這種感覺, 就像吃了辣椒一樣。 通過直接講解, 再調動孩子的生活經驗, 這樣孩子能更好地理解詩歌的內容。

第二, 採用逐層分析法, 逐層分析過濾到最後, 留下的就是文字理解的難點, 老師只用把這種理解的難點進行一一突破, 這首詩就不難了。

讀意義:老師首先要明確這首詩的意義, 目的是通過對不同味道的感知和理解, 來引發他對生活的一種細緻觀察, 這也是加強孩子生活能力和生活經驗的一種詩歌。 所以老師可以讓孩子進行經驗的創編,

Advertisiment
如:辣椒辣辣的, 小朋友們, 你們還吃過什麼樣的食品是辣辣的呢?以此引發孩子的創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