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兒童語言發展敏感期

黑箱作業的語言
語言獲得的過程
蒙特梭利博士認為語言是自然賦予人類的一種本能。 但也有超乎自然的部分。 幼兒周圍的成人並沒有刻意地教孩子語言, 然而人類的語言對嬰幼兒而言, 就如同人間最美妙的音樂。 他們生命內在有一種自發的力量, 讓語言在他們尚不能表達和自由活動時, 就開始被吸收, 儲藏。
嬰兒在學習語言時, 有下列各種現象——
永遠不會感到疲倦
現代家庭的孩子生得少, 若家中又有爺爺、奶奶、那四個大人輪番上陣, 在兩個多朋時, 你會發現孩子一睜眼, 只要有人陪他說話,

Advertisiment
他就像小鳥般聒噪得不得了, 儘管他只會咿咿呀呀地練習發聲, 但不陪他說話還不行呢!
語言活動是秘密的黑箱作業
我們並沒有為孩子擬定一個從出生就開始學習語言的緊密課程, 只是讓他生活在我們當中, 有空時陪他說說話, 心血來潮時隨興教他認識一些周遭事物的名稱, 但時間一到, 孩子就能如法炮製我們的語言, 甚至會有新名詞的創造或突發性地會說很多話。
在獲得語言時會有相對的退化現象
有一天, 雯雯的媽媽憂心忡忡地來學校找我, 原來她非常煩惱, 雯雯已經上大班了, 但是說話小聲, 又結結巴巴地, 她擔心以後上了小學, 會成為容易被老師忽視的學生。 原來雯雯有一個同年的堂兄, 從小伶牙俐齒,
Advertisiment
在家中是一個絕對強勢, 成人總是將二人拿來比較, 特別在雯雯語言爆發期有退化的口吃現象時, 被家中大人批評、指責, 因此一直無法修正。 雯雯的媽媽明白後, 找時間和雯雯談過去大家拿她和堂兄比較是不對的, 並且表示抱謙。 在“家、園、親、師”共同合作下, 雯雯在畢業典禮時, 居然跟老師說她要主持遊藝節目呢!
0-3歲的語言發展
三歲以前, 幼兒語言發展可分為兩個時期, 前語言期(0-1歲)和語言期(1-3歲)
前語言期(0-1歲)
德德胎兒時期, 常常隨著媽媽到家中來教我大女兒鋼琴, 因為我的專業背景, 他媽媽常常會和我聊很多養兒育女經, 每次相見都談得很久。
德德四個月時, 媽媽帶他到家裡來玩, 我一出聲說:“德德來, 阿姨抱你去玩。
Advertisiment
”他很自然地就讓我抱, 德德的媽媽目瞪口呆一會兒後, 以不相信的口氣告訴我:“除了我們夫妻外, 他都不肯讓其他人抱的, 怎麼今天……”
我笑著說:“他在胎兒時期就記得我的聲音, 因為我們每次都談得很久, 再加上當時交談得很愉快, 所以他記得我, 是好朋友!”媽媽一臉狐疑的樣子。
在蒙特梭利《生命重要的前三年》一書中, 提到孩子在胎兒時期約6-7個月左右, 耳朵已經發展完成, 可以聽到外界的聲音, 所以當胎兒一出生就能認出母親的聲音, 然後會轉頭尋找聲音的來處。 由此可知, 即使是剛出生的嬰兒, 也能從媽媽對其哭聲的回應中, 慢慢建立自己的溝通模式, 進入前語言期階段。
爆發的語言
三歲以前, 幼兒語言發展可分為前語期(0-1歲)和語言期(0-3歲)這兩個時期:
前語言期(0-1歲)
出生——兩個月
這時的嬰兒會使用不同的哭聲,
Advertisiment
來告訴我們其需求, 也會以不同的呼吸時距來表達其感覺。 所以父母最重要的任務是觀察記錄他的聲音, 並做正確有回應, 在回應時以適當的語言和他溝通。
比如孩子餓時, 媽媽可以先說:“哦, 寶寶餓了!媽媽知道了, 媽媽準備一下, 就來喂你。 ”每一次都說同樣的話, 相信孩子在聽到時, 就會開始安

靜下來, 學習等待。 當然媽媽回應的速度就得考察孩子的天生氣質, 有的反應較強, 依然哭得很大聲, 很急促, 媽媽相對的速度也得稍微加快一些, 或說更多的語言, 讓嬰兒從中感受到安全感, 並學習改變氣質。
兩——三個月
在這個時期, 嬰兒獲得改變聲調的能力。

Advertisiment
嬰兒很喜歡和照顧者聊天, 儘管他只能發出喃語聲, 但大人模仿他的聲音能給他很大的肯定, 可以激發他練習發音。 在這段時間, 成人應在模仿他的聲音後, 回應不同聲調的語言, 如此可以經由耳膜的共鳴, 記憶在大腦的語言中樞中, 有助於日後發音中樞的發展。
三——四個月
這個時期嬰兒對母音很敏感, 是發出清楚母音的時期, 也會跟著模仿, 而心情好的時候, 會自發地、恰恰地自言自語。 除此, 孩子的視力已發展到可以看清楚照顧者的輪廓, 所以, 每天抽時間和他四目相對地聊天, 或念一些押韻的兒歌給孩子聽是非常重要的。
五——六個月
這時, 幼兒可以發出“d-m-n”等音, 所以有些敏感的父母聽到孩子重複這些音時, 認為是在叫“媽媽”,其實孩子也會因著父母如此的解釋而肯定自己發音的能力,並且製造更多不同的聲音。
這個時期成人可以從自己的母語中,找出疊音語,正確地念給孩子聽。但要注意的是,不要把一種東西的名稱或動作都以疊字呈現,如“穿鞋鞋、吃飯飯、戴帽帽、小狗狗”等,成人應使用正確的語言,如此孩子不必在長大後又得轉換一次,也興支因習慣改不了而顯得幼稚。
蒙特梭利告訴我們,孩子學習語言沒有難易之分,又加上正處於敏感時期,所以正確最重要的。
七——八個月
此時,嬰兒已經可以依大人的指令做出拍手、揮手、握手、拜託等手勢,也不瞭解“不”的意思,有些口語智慧較強的孩子已經能用單字溝通。
這段時期最重要的是,當成人為嬰兒做每一件事時,都應該用正確的語言說出來,比如幫孩子穿衣服時可以說:“媽媽幫佩佩穿衣服了,先穿左手,再穿右手,接著幫佩佩扣紐扣,一個扣子,兩個扣子,三個扣子,好,穿好了!”
每次穿有三個扣子的衣服時,媽媽都這麼做,孩子就會把語言和動作串連在一起,並獲得正確有左右手認知。或許你會覺得,這樣一來媽媽不成為一個喋喋不休的母親嗎?其實這只是短暫的時期,既可增進親子情感,又可促進孩子的口語發展,相信是值得努力去做的。
語言期(1-3歲)
一歲
孩子能用一個字或片語來表達許多不同的情況,或用不同的字表示相同的意思。比如孩子說:“媽媽,走。”其中有“媽媽,離開這裡”“媽媽回家”或“媽媽,去散步”等不同的意思,需要依情況而定。再比如孩子說:“媽媽,我要吃……。”其實孩子想表達的意思是:“媽媽,我要吃麵包。”這時媽媽可以回應:“佩佩要吃蘋果。”如此以後,孩子就會很清楚地說:“佩佩要吃蘋果。”
因此,媽媽適當的解碼,以完整地語句說出,並蹲下來讓孩子看到說話的嘴形,是説明這個時期幼兒語言發展很重要的態度。
一歲半——兩歲
這是幼兒學習名詞的關鍵期,幼兒將感受到萬物皆有名,而且常常會指著周遭的事物問“這是什麼?”在幼兒的世界裡,沒有所謂難與易之分,雖然有些名詞在發音或字數上會讓成人覺得較難,但只要一再為幼兒 重複,他將記在腦海中,當幼兒的發音器官發展完畢後,孩子會像連珠炮一般說個不停呢!
兩——三歲
蒙特梭利認為孩子兩歲以後進入了“語言爆發期”,不但會自言自語,也特別會模仿成人說話,就如同模仿人說話的鸚鵡般。
兩歲半以

後,孩子的生活經驗豐富了,友伴關係也隨著形成,會使用主文和從屬文的句子,也有我的概念,動詞、形容詞的使用愈來愈正確,更能敘述不在眼前的事物。父母可以收集孩子的照片或剪下一些孩子有興趣的圖案做成小書,是引導孩子進入閱讀最佳的材料。當然字數不要多,語句的設計要簡單、扼要、有趣。
如何學好母語?
語言是先吸收,然後再模仿而成的,要確保孩子能學好母語,有下列幾點必須注意的事項。
1、確定孩子是否良好。孩子出生後就應該檢查聽力。
2、確定發聲器官神經肌肉的發展良好,給予孩子充足的機會去吸吮和咀嚼,並常常陪孩子面對面說話。
3、引導孩子喜歡與環境溝通的意願,從談話中肯定孩子的聲音和語意。
4、對孩子說話要慢,嘴形明確,語音清楚。
5、讓孩子處於充滿成人溝通的語言環境中,並賦予生活中每一件例行的事與使用物品的正確語言,且不厭其煩地說給孩子聽。
6、避免模仿孩子成熟的語句,當孩子說不清楚時,不要認為可愛而故意模仿,這樣會阻礙孩子學習正確的語言。而孩子說錯時也不要當面說:“你這樣說不對,再說一次!”這樣會讓孩子感到挫折而無意學習。
比方說,孩子告訴你:“媽媽,我要一個紙。”顯然孩子不知道如何表達“一張紙”。這時,父母可以用正確的語言反問一次:“你要一張紙嗎?”孩子一定會回答:“是。”此時可以再問:“你要什麼?”相信孩子會正確說出:“一張紙。”而當你給孩子紙時再正確地說:“這是一張紙,給你。”之後,可要求孩子說:“謝謝你給我一張紙。”
或許你會覺得好煩,但處於語言敏感期的孩子,一點都不會拒絕說這些說呢!因而要孩子擁有良好的語言能力,建築在愛心上的耐心是值得的。
文:劉冷琴
摘自《媽咪寶貝》

認為是在叫“媽媽”,其實孩子也會因著父母如此的解釋而肯定自己發音的能力,並且製造更多不同的聲音。
這個時期成人可以從自己的母語中,找出疊音語,正確地念給孩子聽。但要注意的是,不要把一種東西的名稱或動作都以疊字呈現,如“穿鞋鞋、吃飯飯、戴帽帽、小狗狗”等,成人應使用正確的語言,如此孩子不必在長大後又得轉換一次,也興支因習慣改不了而顯得幼稚。
蒙特梭利告訴我們,孩子學習語言沒有難易之分,又加上正處於敏感時期,所以正確最重要的。
七——八個月
此時,嬰兒已經可以依大人的指令做出拍手、揮手、握手、拜託等手勢,也不瞭解“不”的意思,有些口語智慧較強的孩子已經能用單字溝通。
這段時期最重要的是,當成人為嬰兒做每一件事時,都應該用正確的語言說出來,比如幫孩子穿衣服時可以說:“媽媽幫佩佩穿衣服了,先穿左手,再穿右手,接著幫佩佩扣紐扣,一個扣子,兩個扣子,三個扣子,好,穿好了!”
每次穿有三個扣子的衣服時,媽媽都這麼做,孩子就會把語言和動作串連在一起,並獲得正確有左右手認知。或許你會覺得,這樣一來媽媽不成為一個喋喋不休的母親嗎?其實這只是短暫的時期,既可增進親子情感,又可促進孩子的口語發展,相信是值得努力去做的。
語言期(1-3歲)
一歲
孩子能用一個字或片語來表達許多不同的情況,或用不同的字表示相同的意思。比如孩子說:“媽媽,走。”其中有“媽媽,離開這裡”“媽媽回家”或“媽媽,去散步”等不同的意思,需要依情況而定。再比如孩子說:“媽媽,我要吃……。”其實孩子想表達的意思是:“媽媽,我要吃麵包。”這時媽媽可以回應:“佩佩要吃蘋果。”如此以後,孩子就會很清楚地說:“佩佩要吃蘋果。”
因此,媽媽適當的解碼,以完整地語句說出,並蹲下來讓孩子看到說話的嘴形,是説明這個時期幼兒語言發展很重要的態度。
一歲半——兩歲
這是幼兒學習名詞的關鍵期,幼兒將感受到萬物皆有名,而且常常會指著周遭的事物問“這是什麼?”在幼兒的世界裡,沒有所謂難與易之分,雖然有些名詞在發音或字數上會讓成人覺得較難,但只要一再為幼兒 重複,他將記在腦海中,當幼兒的發音器官發展完畢後,孩子會像連珠炮一般說個不停呢!
兩——三歲
蒙特梭利認為孩子兩歲以後進入了“語言爆發期”,不但會自言自語,也特別會模仿成人說話,就如同模仿人說話的鸚鵡般。
兩歲半以

後,孩子的生活經驗豐富了,友伴關係也隨著形成,會使用主文和從屬文的句子,也有我的概念,動詞、形容詞的使用愈來愈正確,更能敘述不在眼前的事物。父母可以收集孩子的照片或剪下一些孩子有興趣的圖案做成小書,是引導孩子進入閱讀最佳的材料。當然字數不要多,語句的設計要簡單、扼要、有趣。
如何學好母語?
語言是先吸收,然後再模仿而成的,要確保孩子能學好母語,有下列幾點必須注意的事項。
1、確定孩子是否良好。孩子出生後就應該檢查聽力。
2、確定發聲器官神經肌肉的發展良好,給予孩子充足的機會去吸吮和咀嚼,並常常陪孩子面對面說話。
3、引導孩子喜歡與環境溝通的意願,從談話中肯定孩子的聲音和語意。
4、對孩子說話要慢,嘴形明確,語音清楚。
5、讓孩子處於充滿成人溝通的語言環境中,並賦予生活中每一件例行的事與使用物品的正確語言,且不厭其煩地說給孩子聽。
6、避免模仿孩子成熟的語句,當孩子說不清楚時,不要認為可愛而故意模仿,這樣會阻礙孩子學習正確的語言。而孩子說錯時也不要當面說:“你這樣說不對,再說一次!”這樣會讓孩子感到挫折而無意學習。
比方說,孩子告訴你:“媽媽,我要一個紙。”顯然孩子不知道如何表達“一張紙”。這時,父母可以用正確的語言反問一次:“你要一張紙嗎?”孩子一定會回答:“是。”此時可以再問:“你要什麼?”相信孩子會正確說出:“一張紙。”而當你給孩子紙時再正確地說:“這是一張紙,給你。”之後,可要求孩子說:“謝謝你給我一張紙。”
或許你會覺得好煩,但處於語言敏感期的孩子,一點都不會拒絕說這些說呢!因而要孩子擁有良好的語言能力,建築在愛心上的耐心是值得的。
文:劉冷琴
摘自《媽咪寶貝》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兒童語言發育遲緩怎麼辦?

    你好,兒童語言發育遲緩首先家長可以多和寶寶溝通,多讓寶寶說話,同時可以去醫院檢查一下寶寶是否有語言障礙,主要都是可以通過多溝通來改善的,但是如果是智力發育問題那就要通過其他途徑來治療。 [詳細答案]

  • 3回答

    寶寶現在兩歲多了,語言發展遲緩,怎麼辦?

    父母對孩子缺乏語言訓練,特別是在口語學習關鍵期1-3歲時未進行適時語言訓練,會導致孩子語言發育遲緩。孩子學習語言的基本方法就是模仿。因此,成人要多和小兒說話,訓練小兒模仿成人的語言發音,要鼓勵小兒敢... [詳細答案]

  • 3回答

    怎樣促進小孩的語言發展,以及食欲呢?

    2歲寶寶正處在語言敏感期,寶寶的母語習慣已基本形成,學習外語不會影響寶寶第一語言的發展,而且這個階段的寶寶還具有一種特殊的能力,他們可以直接用外語理解身邊的事物。而不像成人那樣,總是經過一個中英文的... [詳細答案]

  • 1回答

    學齡前兒童語言特點?

    學齡前兒童言語發展特點:主要發展詞彙量,學會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其語音逐漸正確,詞彙逐漸豐富,4歲兒童掌握600—2000個詞,5歲時為2200—3000個詞,而6歲時為3000—4000個詞,從... [詳細答案]

  • 1回答

    學齡前兒童語言情況?

    學齡前兒童主要發展詞彙量,學會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其語音逐漸正確,詞彙逐漸豐富,4歲兒童掌握600—2000個詞,5歲時為2200—3000個詞,而6歲時為3000—4000個詞,從3歲到6歲,詞...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