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營養豐富, 含葡萄糖, 蔗糖, 蛋白質, 脂肪以及維生素A、B、C, 葉酸, 精氨酸, 色氨酸等各種營養素, 對人體健康十分有益。
兒童貪吃荔枝,
Advertisiment
祖國醫學認為, 荔枝具有健脾生津, 理氣止痛之功效, 適用於身體虛弱, 病後津液不足, 胃寒疼痛, 疝氣疼痛等症。 現代研究發現, 荔枝有營養腦細胞的作用, 可改善失眠、健忘、多夢等症, 並能促進皮膚新陳代謝, 延緩衰老。 不過, 荔枝也不能多吃, 貪吃荔枝可能引發疾病。
每年荔枝大量上市的季節都會有不少“荔枝病”患者到醫院就診。 “荔枝病”實際上是低血糖, 患者多在清晨3~8點突然發病, 發病的主要症狀是頭暈、出汗、面色蒼白、乏力及心悸, 部分患者會出現口渴、饑餓、腹痛和腹瀉等表現。 病情重者在發病數分鐘至1小時可突然發生昏迷。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 一般連續1星期, 每天吃2公斤荔枝的人就有可能得“荔枝病”, 發病者多為兒童。
Advertisiment
正確食用荔枝的方法是, 在吃荔枝前後適當喝點鹽水、涼茶或綠豆湯, 或者把新鮮荔枝去皮浸入淡鹽水中, 放入冰櫃裡冰後食用。 這樣不僅可以防止虛火, 還具有醒脾消滯的功效。 另外, 用荔枝殼煎水喝, 能解荔枝熱。 成年人每天吃荔枝一般不要超過300克, 兒童一次不要超過5枚。 不要空腹吃荔枝, 最好是在飯後半小時再食用。 因進食荔枝而引起低血糖者, 要適量補充糖水, 症狀嚴重者應及時送醫院進行治療。 對荔枝過敏的人、糖尿病患者及陰虛火旺者要禁食或慎食荔枝。
牛奶雞蛋並非孩子的最佳早餐 牛奶不能與哪些食物同吃 不要讓孩子吃過多的粗糧
Advertisi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