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 視力異常的寶寶越來越多。 類似如下的報導也已屢見不鮮, 看著也心驚膽戰......那麼, 我們應如何預防寶寶近視?一旦近視了, 又該如何控制度數增加?今天, 我們就一起來聊聊吧!
剛出生的寶寶眼球很小, 處於遠視的狀態, 看到的物體是模糊的。 英國眼科醫生Romesh Angunawela運用一系列圖像, 展示了寶寶剛出生後視力發展過程:
隨著年齡的增長, 寶寶會經歷遠視到正常這一過程。 以下是國際上常用的標準視力表:
眼睛的6個求救信號
12歲前, 孩子的視力狀態處於不穩定期, 一旦受到外界的干擾, 很可能從正常向近視轉變。
Advertisiment
① 總是眯著眼睛看;② 總是近距離地看;③ 不自覺地歪頭看;④ 比平時更愛眨眼睛;⑤ 不自覺地揉眼睛;⑥ 對顏色分辨有困難。
“防”比“治”更重要
視力是不可逆的, 大人要從小關注寶寶的視力變化, 做到早發現早預防。
增加遠望時間流行病學研究表明, 孩子在戶外的時間越長, 發生近視的風險越低。
大人應多帶寶寶親近自然:看看花草樹木, 參加羽毛球、乒乓球、籃球等運動, 鍛煉眼睛的協調能力。
緩解乾澀疲勞① 溫熱毛巾敷眼。 當出現眼乾澀、疲勞時, 用溫熱的毛巾敷眼5-10分鐘, 眼睛的不適就會得到改善。
② 簡易眼保健操。 堅持讓眼球自由地轉動, 可有助於鍛煉眼部肌肉。
● 眨眼數次
● 眼睛不動頭動,
Advertisiment
● 交替望遠望近
望5米以外的物體, 持續10秒, 再望回自己的鼻尖, 持續10秒, 如此反復5次即可。
做到均衡營養① 補充明目的營養物質。
某種營養攝入不足, 眼睛就會“生病”。 DHA、維生素A或胡蘿蔔素、維生素B族、維生素C和鈣的適當攝入, 可以預防眼睛乾澀不適。
保護視力的營養物質有:胡蘿蔔(蒸、煮、炒)、西蘭花、菠菜、蛋黃、魚肉、藍莓、獼猴桃、蘋果、香蕉等。
② 控制含糖量高的食物。
甜食中的糖分在人體內代謝時, 將耗費大量維生素B1和鈣。 B1的缺少會影響視神經, 而缺鈣將導致鞏膜彈力降低, 出現近視。
留心用眼光線
太亮、太暗都不利於寶寶的視力發育。
在使用手機、平板電腦時, 儘量調成夜間模式, 螢幕的亮度和周圍環境的差距不宜過大。
Advertisiment
白天, 避免在太陽直射下使用;晚上, 在旁開個光色柔和、小功率的床頭燈。
定期視力檢查
0-6歲是寶寶視力發育的關鍵期, 建議:
① 在寶寶出生和6個月體檢時, 帶寶寶去醫院做眼部檢查;
② 寶寶3-6歲時, 每年體檢時做一次全面視光檢查;
③ 發現有任何異常, 如常揉眼、眯眼等, 也要及時做檢查。
Tips:大人也可以準備一個視力備忘錄, 跟蹤記錄寶寶的視力檢查結果。 一旦出現異常狀況, 及早干預。
已經近視了怎麼辦
分清真假近視
當發現孩子視力有異常時, 一定要去正規的眼科醫院做檢查, 由醫生判斷是真近視還是假近視。
佩戴合適的眼鏡真近視, 一般是不可逆的, 且度數會以每年50-75度的速度增長。
✘ 眼鏡越戴度數越高
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
Advertisiment
✘ 故意降低眼鏡度數
如果不佩戴眼鏡或眼鏡度數低, 為能更好地看清事物, 寶寶可能會養成眯眼、歪頭等不良習慣, 這反而會刺激近視的快速增長。
✘ 坐前排比坐後排好
為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家長也是操碎了心!眼裡的“黃金座位”分佈是這樣的:靠前點、靠中間點, 其他不考慮......
但事實上, 坐前排反而會影響孩子的視力, “近距離+長時間”用眼是導致近視的根本原因。
因此, 最佳的位置是在距離黑板5米以外!趕快轉發給身邊的朋友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