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兒童遊戲:經典老遊戲的新玩法

孩子遊戲的科技含量是與時俱進了, 可這種玩法會讓孩子失去動手、分享、合作的機會。 特別推薦一些經典的傳統遊戲。 讓孩子們在動手、動腦中親近自然, 學習分享與合作, 找到真正屬於童年的那份快樂。

Part1 精細動作篇

兩三歲的孩子能夠越來越好地控制他們的手臂、手腕、手掌和手指了。 這是一個鼓勵孩子鍛煉手部精細動作的好時期, 而遊戲是最好的方法。

分豆豆

把綠豆、紅豆、黃豆等五顏六色的豆子混在一起, 讓寶貝一樣樣挑出來, 放進不同的碗裡。 能鍛煉孩子手指的靈活性、刺激小肌肉的發育。

Advertisiment

新玩法:兩三個孩子一起玩, 比比誰挑得快。

剪紙

這是女孩子喜歡的遊戲。 將買來的剪紙放在一張白紙下面, 用鉛筆勾出輪廓, 再用剪刀、刻刀複製出一張或多張新的剪紙。

取一張正方形紙, 對折或斜對折數次, 隨意直著、斜著或彎曲著剪, 之後打開, 一張獨特的剪紙就完成了。 剪法不同, 作品也不同, 每次都會有新的發現。

做泥餅、玩麵團

弄一小堆黃土, 和成泥, 拍成小餅狀, 用細樹枝刻上圖案;或捏出小碗、小車等各種好玩兒的東西。 用麵團代替也能玩這個遊戲, 任孩子隨意捏些小東西, 然後用水彩筆塗上顏色。

用橡皮泥代替和好的泥, 以牙籤做筆, 在上面畫出圖案, 或借助橡皮泥工具, 做出各種小動物或一頓“美味佳餚”。 如果有時間,

Advertisiment
你也可以帶孩子去陶藝館玩玩泥巴。

Part2 想像益智篇

想讓寶寶變得更聰明?不妨陪他玩一些益智類的遊戲。 這樣寶寶不僅喜歡, 還可以在玩中不知不覺地延長集中注意力的時間。

過家家

用簡單的玩具充當家裡的用品, 幾個孩子扮演家裡的各種角色, “上演”不同的故事。 這個遊戲沒有一定之規, 孩子想到哪兒就玩到哪兒。

把它從家裡搬到戶外, 在花園裡用樹葉、樹枝、土、沙子做一頓“飯”, 爸爸媽媽和寶寶一起吃。 也可用落下的花瓣做香水或果汁。

發現自然的奧秘

帶孩子到公園或郊外, 尋找幾種不同的樹葉、花朵, 捕捉螞蚱、螳螂、蝴蝶、蜻蜓, 觀察蜜蜂采蜜和松鼠爬樹, 或讓孩子肩扛一隻小魚網、提一個小桶, 在河邊、湖邊蹲下來,

Advertisiment
撈魚撈蝦找蝌蚪。

把採集到的樹葉帶回家, 想出幾種保存的方法, 試一試, 看看哪種行得通。 蝌蚪也可以帶回家, 養在魚缸裡, 觀察它們如何一點點變成青蛙。 要培養孩子善於發現的眼睛, 發現這些動植物, 更發現它們之間的不同。

老鷹抓小雞

老鷹抓小雞是兒童喜愛的集體遊戲。 由一個高個子孩子或成人當“雞媽媽”, 後面跟著一群“小雞”;一個人當“老鷹”。 “老鷹”疾速前後左右跑動, 捕捉“小雞”, “雞媽媽”伸展兩翅(雙臂)保護“小雞”。 “老鷹”逮住一隻“小雞”, 即得1分。 這項活動趣味性很濃。

對大一點的孩子, 可以設置一些障礙, 比如把某些區域假設為山脈、河流、吊橋等, 在“小雞”躲避“老鷹”時, 做出相應的爬山、過河、走吊橋的動作, 增加遊戲的難度和樂趣。

Advertisiment

Part3 心靈手巧篇

手上有很多和腦部關聯的刺激點, 所以手被稱為人的“第二大腦”。 因此, 多做手指活動, 對腦部的發育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比比誰的飛機飛得高

取一張紙, 裁成正方形, 斜對角對折成兩個等邊三角形, 再分別將等邊三角形的一條邊折向底邊, 一個簡易紙飛機就折好了。 折得好的紙飛機可以飛得很高, 這就要看手上的功夫了。

除了比飛得高, 還可比飛得遠、飛得穩;也可以在機尾上掛一個用紙折成的空盒子當“後備廂”, 比比哪架飛機載貨多。

彈球

小小的玻璃球有多種玩法, 男孩很熱衷——在地上挖幾個小坑, 彈來彈去是最常見的;或兩個人較量:一方把球放在一個固定的位置上, 對方彈出自己的球, 試圖將它擊中,

Advertisiment
並掉進坑裡, 這樣出擊者就獲勝了。 也可以在地上畫線為界, 誰的球被打出線就輸, 叫“出綱”。 通常, 玩的人各出數枚, 輸者將喪失對玻璃球的所有權。

一方彈出一個球, 去擊對方的一組球, 打得越散越好, 並定出相應的得分原則, 有點像打保鈴球。

翻繩

一人將繩套在兩手手背上, 將繩在兩隻手上分別纏繞一圈兒, 接著以左手的中指把右手掌心處的繩兒挑起, 再用右手的中指將左手掌心處的繩挑起, 將繩在兩手間拉開, 這時就可以由第二個人來翻了。 對方只要把拇指和食指順著繩交叉的兩個空隙分別插進去, 捏住兩根繩線, 向內、向外翻, 也可用小手指勾著向上或向下翻, 繩就套在了他的手上, 同時也翻出了一個新的花樣。 根據翻出的形狀,孩子可隨意取出好聽的名字,如花手絹、麵條、飛機等。如此你來我往,循環往復。

如果多人輪番玩兒,由兩人遊戲演變成多人遊戲,會更好玩兒。

Part4 身體協調篇

如果孩子的協調能力弱,做事笨手笨腳的,父母就要多費點心思,利用一些小遊戲來促進孩子身體協調能力的發展。

踢毽子

找一根長度適合的繩子,一頭系在毽子上,另一頭讓寶寶抓著,高度是寶寶抬腳正好可以踢到毽子。玩熟了還可以左右腳輪換著踢,也可以由媽媽拎著毽子,讓寶寶抬腳去踢。

可以組織幾個小朋友輪流來踢,踢中次數最多的寶寶獲得獎勵。

“撈魚”

兩個孩子雙手拉著成拱門狀,高過頭,當他們說“一網不撈魚,二網不撈魚”時,其他的孩子從“拱門”下穿過;當說“三網撈一個小尾巴魚”時,充當“魚”的孩子就有可能被突然落下來的四隻胳膊圈住。

比如可以在遊戲中增加一個內容,即“撈到誰誰就要回答問題”。這樣,做遊戲與學知識就結合起來了,邊玩邊學,孩子也不覺得枯燥了。

跳房子

廉價的跳房子遊戲能給女孩帶來無窮的快樂,只要一支粉筆、一串手鐲型的珠子就足夠了。

在地上畫出一摞大大小小的格子,依次寫上數字;最高處是個半圓形,裡面寫上天空。把珠子放在第一格內,隨後一隻腳邁進格子內,單腳做“金雞獨立”狀踢珠子,從第一格踢向第二格,以此類推,直到“天空”,就能升級了,下一次從第二格開始。若踢到格子外則被淘汰。

如今很多社區的地面是用地磚鋪就的,可以根據地磚的自然線條和不同顏色,分割出大小各異的格子,設計出靈活的遊戲規則,跳來跳去,這樣玩“跳房子”似乎更有趣兒。

分享老遊戲的好處

老遊戲迅速拉近我和兒子的距離

柳丁爸 兒子柳丁 7個多月

每次和6個多月的兒子玩“拉大鋸”,兒子就特別開心,隨著一拉一推,就笑起來,而且小手還知道用勁拉或是推我。通過這個遊戲,柳丁能學習如何坐著才能保持平衡,而兒歌的節奏又有利於他今後語言的發展。這是個老掉牙的遊戲,我小的時候肯定玩過無數次,現在又陪著兒子玩,它迅速拉近了忙碌老爸和兒子之間的關係。

協調性,輕鬆玩出來

雪蓮 兒子陶陶 3歲

現在,有“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真不少,我小時候可沒聽說過這個詞兒。那時的很多遊戲都是讓身體“動”起來的,協調性自然就好了。所以,陶陶8個月的時候,我就讓他在地板上亂爬;1歲多隨他在草地上、沙坑裡打滾兒;2歲多時教他玩泥巴、分豆豆,鍛煉他的小手指。經過這番操練,陶陶的身體現在可靈活了。

再也不擔心孩子沒玩伴啦

林一喬 女兒嘉嘉 4歲

前幾天教女兒和鄰居家的孩子們玩跳皮筋、丟沙包,跟著他們一起跑呀跳呀、閃轉騰挪,時不時還高興地歡呼兩聲,好像自己也回到了童年。細想想,孩子的願望其實很單純:只要能和小夥伴痛快地瘋玩兒就行,而老遊戲恰恰滿足了孩子們的“夥伴需求”,能玩兒得痛快、開心,釋放出自己身上的能量與活力,符合了孩子們好動、好熱鬧的天性。

在老遊戲中,親近自然

田婧 女兒可心 5歲

我不把女兒悶在家裡,平時攛掇她給小朋友打電話,約著一起玩兒。如果他們跳大繩,搖繩的肯定有我!可心喜歡撈魚,我們一有空就帶她去公園、野外玩兒;夏天去海邊,她認識了好多海裡的小生物,還搜集了不少貝殼、海螺。和同齡的孩子比,可心在玩兒上點子多、膽子大。我想,這是她戶外活動多的結果。

根據翻出的形狀,孩子可隨意取出好聽的名字,如花手絹、麵條、飛機等。如此你來我往,循環往復。

如果多人輪番玩兒,由兩人遊戲演變成多人遊戲,會更好玩兒。

Part4 身體協調篇

如果孩子的協調能力弱,做事笨手笨腳的,父母就要多費點心思,利用一些小遊戲來促進孩子身體協調能力的發展。

踢毽子

找一根長度適合的繩子,一頭系在毽子上,另一頭讓寶寶抓著,高度是寶寶抬腳正好可以踢到毽子。玩熟了還可以左右腳輪換著踢,也可以由媽媽拎著毽子,讓寶寶抬腳去踢。

可以組織幾個小朋友輪流來踢,踢中次數最多的寶寶獲得獎勵。

“撈魚”

兩個孩子雙手拉著成拱門狀,高過頭,當他們說“一網不撈魚,二網不撈魚”時,其他的孩子從“拱門”下穿過;當說“三網撈一個小尾巴魚”時,充當“魚”的孩子就有可能被突然落下來的四隻胳膊圈住。

比如可以在遊戲中增加一個內容,即“撈到誰誰就要回答問題”。這樣,做遊戲與學知識就結合起來了,邊玩邊學,孩子也不覺得枯燥了。

跳房子

廉價的跳房子遊戲能給女孩帶來無窮的快樂,只要一支粉筆、一串手鐲型的珠子就足夠了。

在地上畫出一摞大大小小的格子,依次寫上數字;最高處是個半圓形,裡面寫上天空。把珠子放在第一格內,隨後一隻腳邁進格子內,單腳做“金雞獨立”狀踢珠子,從第一格踢向第二格,以此類推,直到“天空”,就能升級了,下一次從第二格開始。若踢到格子外則被淘汰。

如今很多社區的地面是用地磚鋪就的,可以根據地磚的自然線條和不同顏色,分割出大小各異的格子,設計出靈活的遊戲規則,跳來跳去,這樣玩“跳房子”似乎更有趣兒。

分享老遊戲的好處

老遊戲迅速拉近我和兒子的距離

柳丁爸 兒子柳丁 7個多月

每次和6個多月的兒子玩“拉大鋸”,兒子就特別開心,隨著一拉一推,就笑起來,而且小手還知道用勁拉或是推我。通過這個遊戲,柳丁能學習如何坐著才能保持平衡,而兒歌的節奏又有利於他今後語言的發展。這是個老掉牙的遊戲,我小的時候肯定玩過無數次,現在又陪著兒子玩,它迅速拉近了忙碌老爸和兒子之間的關係。

協調性,輕鬆玩出來

雪蓮 兒子陶陶 3歲

現在,有“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真不少,我小時候可沒聽說過這個詞兒。那時的很多遊戲都是讓身體“動”起來的,協調性自然就好了。所以,陶陶8個月的時候,我就讓他在地板上亂爬;1歲多隨他在草地上、沙坑裡打滾兒;2歲多時教他玩泥巴、分豆豆,鍛煉他的小手指。經過這番操練,陶陶的身體現在可靈活了。

再也不擔心孩子沒玩伴啦

林一喬 女兒嘉嘉 4歲

前幾天教女兒和鄰居家的孩子們玩跳皮筋、丟沙包,跟著他們一起跑呀跳呀、閃轉騰挪,時不時還高興地歡呼兩聲,好像自己也回到了童年。細想想,孩子的願望其實很單純:只要能和小夥伴痛快地瘋玩兒就行,而老遊戲恰恰滿足了孩子們的“夥伴需求”,能玩兒得痛快、開心,釋放出自己身上的能量與活力,符合了孩子們好動、好熱鬧的天性。

在老遊戲中,親近自然

田婧 女兒可心 5歲

我不把女兒悶在家裡,平時攛掇她給小朋友打電話,約著一起玩兒。如果他們跳大繩,搖繩的肯定有我!可心喜歡撈魚,我們一有空就帶她去公園、野外玩兒;夏天去海邊,她認識了好多海裡的小生物,還搜集了不少貝殼、海螺。和同齡的孩子比,可心在玩兒上點子多、膽子大。我想,這是她戶外活動多的結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