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兒童過敏的成因主要是感染

在門診遇上過敏的小病人時, 常聽家長常念叨一句話:“最近吃的東西都跟以前一樣, 也沒有去什麼地方, 為什麼還會過敏呢?”

如若過敏的小朋友剛好有一些感冒症狀, 正在服用咳嗽藥或退燒藥, 有些醫生自然而然就懷疑兇手是藥物, 立刻就在病歷上注記著“某某藥物過敏”。 其實這些藥以前也都吃過, 昨是今非, 時而能吃, 時而不能, 不只家長困擾, 醫生其實也直撓頭。 ?

過敏要找出原因, 以免下次再度復發, 這個觀念本身是正確的。 但總是想從食物或藥物方面著手, 卻是陷入了為成人診病的慣性思維。

Advertisiment
兒童過敏這個問題上, 該觀念其實並不適用。 非常多的研究都顯示, 兒童過敏的成因主要是感染, 食物過敏只占了不到10%的病例。

具體表述就是, 當孩子遭受到病毒或細菌感染的時候, 除了有喉嚨痛、咳嗽、流鼻涕等症狀, 身體的免疫系統也在進行劇烈的改變。 孩子的免疫系統尚未完全成熟, 每次的感染對它來說都可能是新的考驗。 在劇烈的蛻變當中, 有時候便會產生一些過敏反應。

這些感染源包括各式各樣的病毒、細菌(尤其是A型鏈球菌以及黴漿菌), 也難怪像蕁麻疹那樣的過敏反應, 總是發生在感冒或生病前後。 結果害得許多感冒藥或退燒藥背負了導致過敏的罪名。

大部分的家長後來都會發現, 其實之前懷疑的藥物並沒有再次引起什麼過敏,

Advertisiment
它們是被冤枉的。

真的要尋找可能引起過敏的食物, 家長也必須特別謹慎, 尤其是在指控一些天天都在吃、具有重要營養價值的食物時, 比如說雞蛋。 根據研究發現, 如果硬要家長想出一種引發過敏的食物, 這些被懷疑的嫌犯當中, 只有2.1%是真正的兇手, 可想而知, 誤判幾率是多麼高。

這個結果告訴我們, 千萬不要輕易草率地剝奪孩子吃魚、雞蛋、豆類、水果的權利, 除非能非常肯定它們與過敏的因果關係。

總的來說, 如果是因為感染引起的兒童過敏, 隨著病毒被免疫細胞清除, 或者細菌被抗生素殺死, 過敏的症狀就會漸漸消失, 有時數天, 也有時比較久, 需要數周的時間。 但只要大人稍微有點耐心,

Advertisiment
大部分孩子最終都可以痊癒。

相關用戶問答